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正的中国本土宗教盛世归隐深山,乱世却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https://m.39.net/pf/a_4784935.html

道教,如一位白衣、银发的老者,眼眸深邃如渊,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光里,手挽拂尘,衣袂飘飘,驻足微笑。他仙风道骨,是东方独有的道法自然的大智慧,是利万物而不争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的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与深远。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也是唯一承东方底蕴的中国本土宗教。因道教奉行清静无为、见素抱朴、慈俭不争,所以盛世时,他们多隐于深山修道而不得见。而道教必行济世利人,所以乱世危难时,定有他们的挺身而出,出生入死。

道教发展简述

道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宗教,尊老子为始祖,以“道”为最高信仰和最终修行。尊教义奉行尊道贵德、重生贵和、清静无为、见素抱朴、慈俭不争、贵生济世、天人合一。

道教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被神化后成为道教的起源。所以道教以道家思想的“道”为最高信仰,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积累沉淀,形成教理教义。

东汉末年,张道陵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这是道教的第一个教团。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发展道家义理,至唐玄宗时期,道教繁荣鼎盛。明朝时期,道教走入民间世俗化,道教的兴盛到达极致。

道教衰落于清朝,缘于清朝统治者大多信奉藏传佛教,所以清朝入关后,兴佛抑道,佛教取代了道教宗教信仰的主导地位。至乾隆时,尊奉藏传佛教为国教。

同时,为清除隐匿在道观中的反清复明志士,道观、道士遭到清政府重创。道教发展依托受限,生存岌岌可危,开始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允许人民宗教信仰,并立法保障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道教得以重生。年4月,全国道教徒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中国道教协会,这是道教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组织。

在中国道教协会的积极努力下,各地道教徒开始修缮宫观,逐渐恢复宗教活动;有组织的推进道教研究工作,并开办道教专修班,培养学术研究和教务人才,以待道教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共有道教宫观约处,道教院校5所,道士约4.8万人。

盛世深山修行,乱世出山济世

道教尊教义“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尊重人的生命、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认为有生命皆有道性;更尊重人类与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为关乎生存。

所以,盛世他们多在深山修行度已,而乱世生灵涂炭时,他们定会出山济世度人。如先秦时期兴周灭商的姜子牙,助周武王推翻了残暴无道的商纣政权,建立周朝,并兴国富民,救民于水火。

年9月18日,日本进军沈阳,侵占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民族卫国战争就此开始。

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年7月7日夜,日军以搜查演习失踪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遭拒绝后包围宛平城,并于8日开始对宛平城和卢沟桥猛烈攻击,史称卢沟桥事变。至此,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恶行,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夏大地硝烟四起,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

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快速向西侵占我苏南大地。党中央迅速战略部署敌后抗战。茅山正处苏南敌后,党中央决定由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茅山也是道教全真道圣地,位于青龙山郁岗峰的乾元观积极参与抗战,提供宫观为根据地的司令部。

乾元观中很多道士放下拂尘,拿起武器投身抗战,黎遇航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只有22岁的他机智勇敢,先后做过新四军粮食保管员和情报站站长,为民族抗战拼尽一已之力。

年秋,日寇华北方面军疯狂向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地处河北易县,易县狼牙山棋盘坨道观道士李圆通带领观中道友义无反顾投身战场。

李圆通道长协助当时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同志了解勘察地形,备建防御工事;带领道士利用山上道观与山洞等为我军做好掩护、后勤工作;帮助一分区警卫连突出重围,从日军包围中脱险;在山腰树枝上救下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和宋学义。

李圆通道长与道友的全力抗战,为民族解放战争注入了玄门弟子的一份力量,践行道教教义,贵生济世。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录中多次提到狼牙山道士的爱国行动。

疫情防控,道教界在行动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尽已所能共同抗疫。道教界在切实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一些道教宫观、道教协会纷纷组织道教徒募款捐资,为抗疫贡献力量。

其中武当山道教协会累计募捐善款万元,有万元款项是专门用于医院及医疗物资的筹备。

道教就在身边,相濡以沫

道教文化纷繁庞杂,包罗万象,又因其贴近生活,不觉中,一些道教文化已潜化为民俗,成为生活日常。

最为常见的便是太极拳了,清晨寂静中,晨光微凉,小区健身广场上、公园绿地上、或是自家院落里,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柔和而不失力道,缓慢而兼具轻灵,刚柔相济打上几式太极拳,神清气爽!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元末明初,由道教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开创,为中国“内家拳”之先河,位列内家拳之首。太极拳的拳术承中国传统儒、道哲学的精要,集易学阴阳五行、中医经络、引导吐纳之术、武术要义而成。于道教、武术、养生都是瑰宝。

道教追求长生,寿是道教贵生的重点,道教这一“寿”的观念对中国百姓寿庆民俗影响颇深。最为常见流传至今的是“寿星图”,图中的寿星额头硕大,一手拄龙头拐杖,一手捧仙桃,喜笑童颜。身旁一只梅花鹿,仙鹿口中含着一株灵芝。这个寿星便是道教中的南极仙翁,执掌人间寿命。

四大发明之一,改写人类战争史的火药,就是源自道士炼丹配药的过程;营养美味的豆腐则是淮南王刘安组织方式炼丹的偶得;道教贵生、追求长生极大的推进和传承了养生学与中医药学;春节以关东糖祭灶王、贴对联祈求新年安康、放爆竹驱年兽旺新年、接财神、闹元宵等民俗都起源于道教。道教文化早已随处可见,常相伴左右。

时至今日,道教的济世利人,已无关盛世与乱世。乱世时必有他们挺身而出,义不容辞;盛世中则亦有道教的精神、文化、观念、智慧在利人度恶,相濡以沫。

道教确是有生命的,他以自己数千年的传承和影响之辽阔巍然矗立。它如一棵参天古树,扎根于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汲取着千百年来华夏民族智慧的博大、东方哲学的深远、和光同尘入世为人的风骨,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枝繁叶茂,一碧千里。古往今来,庇荫着炎黄子孙,一路长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