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沧海吴雪书法生活艺术展之亳文化 [复制链接]

1#
甲氧沙林 https://m.39.net/pf/a_4341464.html

“观沧海”之亳州文化漫谈

年9月1日,由中粮长城酒业、亳州市政协书画院、亳州古井销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粮长城文化研究院、北京华夏思想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高塔美术馆承办的“观沧海”吴雪书法生活艺术展”开幕仪式在北京高塔美术馆圆满举办。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由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创作的以展现亳州历史文化风貌和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内容为主的数十幅书法精品,旨在探索书法艺术、中国葡萄酒文化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共生与创新,并以期通过本次展览管窥亳州悠久历史文化。

展览开幕式合影

一、亳州小记

亳州(bó),古称亳,别称谯城,于涡水之畔,地处中原腹地,史称“中州锁玥,南北要脊”,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朝气的历史文化名城。亳字拆分,由高字头和宅字底组成,所以又称“高宅之地”。亳州地域文化具有着特定的人文气韵,呈现出“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的特征,彰显出气度非凡的人文精神。

亳州的“亳”字最早实践于商朝,“汤王驻亳”造就了辉煌的开端,汤王消除了部落之间的壁垒,通过战争或通婚等手段将各部落相互融合,并扩建了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在这个过程中,聚集的方式就是修建城池,“亳”就是其中之一,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商业聚集地,把不同地域的人都归拢到此,彼此和平的交易与生活,城内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因此,消除了隔阂,消除了战乱,消除部分文化壁垒。

“亳文化”,除了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外,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架构,包括“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宗教文化、曹魏文化、医药文化、商贸文化、古井文化、民俗文化等”。这些不同风格的文化辐射亳州全域及周边区域,构成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由此呈现出独特的“精、气、神”特性,即以老庄道家文化为精髓,以“三曹”风骨为气质,以华佗养生医药文化为神韵,这种独特的价值认知与社会机制合力推进了亳州地域文化的蓬勃发展

此次“观沧海”吴雪书法生活艺术展以亳州文化发展作为基础线索,贯穿了“老庄”文化、“三曹”气质、“华佗”精神以及过往亳州相关的文人墨客作品,通过此类主题,展示了亳州地区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和欣赏亳州文化的契机。

亳州市地图一览

展览中特别将吴雪老师所书写的“亳”字立于场馆第一部分中,目的是为了展示出此次艺术展的“亳文化”根基——底蕴厚重且沉稳低调,伫立于此又不会喧宾夺主,与此同时还能彰显强劲的精神内涵。以“亳文化”作为中心点延伸出不同的文化基点,以现代艺术形式中的笔墨书法为媒介,提升亳文化的社会认同,重塑亳文化的生态环境,重构亳文化的文化秩序,筑牢亳文化的群众基础,切实增强亳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吴雪老师所题写的“亳”字

二、老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思想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众多思想家纷纷登场,各抒己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在这个时期里,涌现出众多政治主张、处世哲学和修身之道,其中老庄思想独具一格,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独树一帜,与儒学并驾齐驱千百年,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道”则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老庄的所有思想都是从“道”衍生出来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天地万物的变化是自然之“道”的运动结果,人类社会发展也要以“道”为遵循。实际上是将侧重点放在“道”如何运行以及人如何参与到“道”的运行过程中,那么,“自然”便是对此做出的最好说明与应答。

“道法自然”实际上也是本次展览影响观者思维和行动的一种认知方式,它引导,并且并非强制性的让人们摆脱多欲和不知足的“无道”状态,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的“有道”生活。人在观展时,心灵空虚安静,无欲无为,身心与“大道”处于高度契合的状态,在这种情景中的人,对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着深刻的察觉与洞见,最终落脚于身心安静、精神恬淡、行为慎重的独特趋势中。

老庄哲学散文的勃兴充分显示了亳州文化的灵魂与地域特色,展厅第一部分展示了由吴雪老师所题写的“道法自然”四字,正是应和了自然主义的信念,讲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观念,不过度地干预或人为地改变自然,尊重自然的运行和变化。通过无为而治,以期能够达到与自然相融合的状态,实现社会和个体的和谐与平衡。

作品“道法自然”

除了“道法自然”外,展厅入口处还悬挂着另一幅由吴雪老师所书写的、代表老庄思想的书法——“天长地久”。其原文选自《道德经》第七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强调天和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

“天长地久”四字最能契合本次展览的内在精神。实际上也是从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普遍存在入手进行引导,警戒人们要效法天地,启发众生要以天地为榜样,来管理自身生活,管理社会,以”道“的本性来昭示天地长生的奥秘。

其中天地的“不自生”即是“自然而生”,是不加任何主观设定或人为干扰的本来状态,这与此次展览的内核同样一致,讲究长久不息,顺乎自然地以无私之精神去完成己私的实现,不蓄意追求自己的私,也不刻意标榜自己的无私,以中和之道将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不妄想教育或主观影响到观众,仅仅是将展览完整的展示给观众,使观众直接与老庄思想对话,将媒介的影响缩减到最小,力图使看者自行其是,弥补大众审美自律与他律之间的鸿沟。

作品“天长地久”

三、三曹气质

汉末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第二次百家争鸣、思想开放的时期,“亳文化”再次展现出异彩纷呈、繁荣昌盛的局面。该时期品藻之风盛行,“清议玄谈”大盛其道,而“风骨”就是其中的标准之一,“风”多偏重精神气韵,而“骨”则多指形体仪态,二者合二为一,在这时期构成了独特的文学体式“建安风骨”,更多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中深刻且鲜明的表现力与生命力,以端直的言辞与俊爽的意气相结合,体现强劲的格调与艺术感染力。

于是建安文学成为了亳州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核心人物当属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注重百家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既尊重儒家传统,又借鉴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观点,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的开放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展厅里面设置悬挂了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以及曹植的《洛神赋》和《君子行》,并且为贴合本次展览的主题还增加了曹丕的《诏群医》中的“论葡萄酒”。这几幅书法作品的呈现既展示了三曹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彰显了此次艺术展览对亳州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古明今,对本次展览的主题和意义进行了延续和呼应,传递了一种重要信息: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类对于生命、情感、道德和审美的追求是不变的。

曹操《观沧海》

曹操《龟虽寿》

曹操《短歌行》

曹丕《诏群医》“论葡萄酒”

曹植《洛神赋》

四、养生精神

除了老庄思想和建安文学外,“亳文化”的另一个体现集中在养生精神上。"养生"一词最早由道家提出,道家注重养身和养心两种养生之道。养身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而养心则追求精神的自由、生命的平等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平等、宁静的心态对待万物。

众所周知,亳州自古以来就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辉、禹、郡、亳四州)。亳州被誉为"中药之都、养生福地",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养生文化,以及广泛的产业链和多样的附属产品。

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华佗,华佗专注于医学之道,开辟药园,种植药草,建造药池,设立医馆。他一生致力于为民众行医,尤其在外科领域,被尊称为"外科鼻祖"。此外,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创造了"五禽戏",开创了我国体育医疗健身运动养生的先河。世人对华佗的纪念和认可,形成了对中药、对亳州区域文化的信任。

正是由于这些养生文化的贡献,亳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而本次展览也特别对养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在开幕式中特别邀请亳州五禽戏大师进行展演,带领观众们领略“亳文化”的风姿,同时也针对养生文化这部分,在展馆中陈列了吴雪老师所撰写的华佗《中藏经》卷上、《伤寒杂病论》等作品。

开幕式五禽戏表演

作品“益气”、“调中”等

作品《中藏经》卷上

华佗《伤寒杂病论》

五、文人墨客

除了老庄、三曹与华佗能够代表此次展览所内涵的亳州历史文化外,几位曾在亳州任职或承载亳州文化意蕴的诗人的作品,也成为本次展览的重要部分。

宋治平四年()初,“濮议之争”余波未平,欧阳修被自己的门生蒋之奇诬陷,深陷“帷薄案”,蒙奇耻大辱,后虽查明真相,但仍令欧阳修备受打击,遂辞去参知政事(副丞相)职务,以刑部尚书衔出知亳州。此时的欧阳修,历经数十年风雨沧桑,数次贬谪起落,已经看淡官场和人生,完成了由“入世”到“出世”的转变。展馆中所陈列的由吴雪老师所书写的《奉答子履学士见寄》便作于亳州。

欧阳修《奉答子履学士见寄》

而完全相反的心境体现在宋颢的《秋日偶成》中,作为亳州诗人,这首诗虽然表面上表明是秋天偶然写成,但仔细分辨却意指的是作者本人的心境与人生态度——悠闲自在,事事从容,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在对生命的思考中,诗人超越一己得失与现实困境,强调“静观去欲”,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

作品“道通思入”联

这两幅作品实际上是对老庄思想中“道法自然”的最好阐释,比起道家所宣扬的严肃箴言,更显得悠闲自得一些,心境清闲,事事从容,心气和平,收心忍性,观者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设身处地的从心灵中清除杂余的七情六欲,是谓“无生”,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净无为的化境。

六、酒文化

除此之外,亳州文化重要的一环体现在酒文化的传播上,在展厅的最后一个区域中陈列着五幅扇面,全部与酒文化相关,酒作为亳州的大型产业,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通过书画作品的展示,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亳州酒文化,增强对其历史、文化和产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推动亳州的酒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

由此,这次展览特别邀请了亳州古井集团参与其中,意图弘扬亳州酒文化,并采用了书法的形式让整体更有指向性,能与观众的内在精神产生联系,在这个概念中达成目的,使得展览整体更有交互性。

扇面王维《凉州词》

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

七、新品龙眼

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吴雪老师所书写的老庄、三曹、华佗及多位亳州相关文人墨客的作品,最终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亳州文化线索,向观众展现亳州地区的独特文化遗产和艺术成就。其中吴雪老师的书法作品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他的笔触和艺术表达,亳州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展览的策展过程十分注重展品的选择和展示方式的设计,力求展示出亳州文化的独特性和连贯性。特别是新品龙眼干白葡萄酒展区的陈设更为此次展览增添风情,实现了亳州文化与葡萄酒文化的跨界联合。

吴雪老师所题写的“龙眼”二字

龙眼干白葡萄酒

龙眼干白葡萄酒

此次展览作为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观众有了与亳州文化互动和对话的机会,可以直接与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亳州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这种深耕不仅有助于传承亳州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也为观众提供了拓展视野与深化思考的机会,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和发展。

通过展览的举办,亳州文化得以走出本地,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传播。观众们可以通过观展,了解亳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对亳州文化的兴趣和热忱。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