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zqbdf/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打开《黄帝内经》,我们就可找到这把金钥匙。打开中华文化的宝库,看到《黄帝内经》创下了3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是开创了中医药的先河。《黄帝内经》是中医药之祖,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后世中医各家各派,都是在黄帝内经基础上发展的,所以,《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的鼻祖。《黄帝内经》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其基本精神是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运气学术等。目前中医的理论体系,也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完善的,还没有超出《黄帝内经》锁定的框架。第二个第一是创立了人体脏腑经络学术。《黄帝内经》的一个特色是脏腑经络,与天地阴阳相应,形成有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正经,奇经八脉的奇经以及阿是穴经络体系,藏象经络,成为研究人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主要内容,意义非常巨大,现在神经学术也无法取代经络学术。有了经络学术,才有针灸的大行其道。在《黄帝内经》中《灵枢》部分,就是针经的核心内容,现在针灸技术正是在《灵枢》的运用与发展。第三个第一是提示了运气学说运行规律。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第一次提出预防养生的理念,主张根据养生,摄生、益寿,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导人们运用运气规律养生,趋利避害,延年益寿。《黄帝内经》首篇叫上古天真论。上古,就是上古的时代;天真,即天赋极高的真人。《黄帝内经》读起来挺有意思的,主要是一位天赋极高的两位真人黄帝、岐伯的对话。因为是天赋极高的真人,所以说的话才令人相信。黄帝由此提示上古真人养生之起源、方法和原则,为后世养生树立了榜样。这三个第一,都是与我们生活及遵循养生之道息息相关,包括药食、起居、作息、睡觉等,都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示。可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黄帝内经的对话内容,特色鲜明昔日黄帝,名叫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辩。幼而徇齐,志存高远。长而敦敏,敦厚勤勉。成而登天,天子帝殿!看看,这就是真人的形象。既然是真人,就有极高的天赋,一是天资聪颖,至少年就善辩,有志向,有梦想,二是加上勤奋努力,学有所成,到成年的时候,就做了天子,成为至高无上的人——黄帝。帝问天师上古之人,皆度百年,精神充足,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半百皆衰,动作皆衰,老态毕现。是何原因,康养不善?人将失耶,世时异耶?黄帝这个时候,他想有所作为,为天下苍生祈福,找到长寿的养生的方法。于是就问他的助手天师——岐伯。这段话太有意思了,用一个古今对比,引起人们对保养的重视,也引起下文。岐伯回答:上古之人,知道至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能形神俱,尽终天年,百岁乃去。古人养生,是不是这样就长寿,是不是人人都活百岁,这不得而知,可是,岐伯这位先师,把养生的基本方法给说出来了,那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四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做到神形兼备,尽享天年。这儿,岐伯第一次提出把阴阳概念用于保健和医学,且第一次提出术数的重要性,第一次把健康饮食和起居规律,提高了生命科学的高度。这决非是现在才高抬岐黄,而他们的对话,看到了古代智者对中医科学的认识。中医是科学,是研究数术规律的学术,怎么不能成为科学呢!从这儿,我们就看到,中医文化博大与精深。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期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不知调养,阴阳失衡,半百而衰。这是岐伯对今人的警示,这个今时之人,也是一个移动时间的概念,就是泛指现在一些人。问题出在哪儿?一是贪酒恋色过度了,不知持满,因过度纵欲而早亡。二是阴阳失去平衡,不知调养。这个问题是很普遍的,就图个快乐,虽然对酒色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劳累,偏好,都让人休息不好,也是要折寿的。古人养生的示范圣人之教,下皆为之,以上带下,人人遵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形劳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尝,又乐其俗,高下相谐,民故曰朴,色不染目,邪不乱心,愚智不惧,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年皆百岁,动作不衰,遵道行义,德全不危!古之圣人,很注重榜样的作用,带头做修养。这里提出一个精神内守的重要法则,这是养生之道,也是叫德全,也就是长寿的秘诀所在。中医养生文化,都寓于《内经》中。3个第一,是中华文明的经典,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