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天合堂:过年要懂“养生”之道
春节假日已经过去大半,大家在新春佳节之中有没有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呢?过年期间,我们在饮食、作息等方面难免会有做的不妥的地方。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春节养生小攻略,为大家介绍一些养生小知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地看看吧!
一、饮食要健康
首先我们享用美食一定不要没有边际地大快朵颐。如果我们突然吃得太饱,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来进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胀得很大,肠胃蠕动困难,影响了正常的消化机能,情况严重的话,可导致急性胰腺炎、肠胃炎,或肠胃溃疡等。每餐只能吃八分饱,千万不能吃得太撑。在春节期间,我们也要保证饮食的清淡,少油、少糖、少盐分,可以适量吃一些大鱼大肉。太多脂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产生。含糖多的食物会使人体发胖,对血脂肪也有不利影响。含有太多钠,即盐分的食物则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肿,血压上升。
我们在每日除三餐之外,还要多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少吃零食少喝酒,多喝茶或者白开水,补充自己体内的水分,促进自己体内废物的排泄。
春节养生,最主要的是保护肝脏。而要做到养肝护肝,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温性的食物应该多吃,例如姜葱蒜等,有助于驱寒,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对于鸡肉、鱼类、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春节中期,山药、蜂蜜等可以适量多吃。过酸或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应该吃那么多,羊肉、狗肉以及辣椒等不应该吃那么多,否则会导致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我们可以适当喝些赤豆汤、酸梅汤等,可以去热;或是吃些红枣,有助于养脾。
二、作息要规律
面对除夕夜的守岁,亲友欢聚的漫谈,我们作息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切换成“过节模式”。寒冷的天气与假日轻松的氛围正好为我们睡懒觉找到了理由;老年人每天坚持的早锻炼暂时取消;年轻人熬通宵成为了习惯;三餐并作两餐、炒货零食不离手。我们的养生注重“起居有常”,而许多人春节期间的作息表与平时相比变化极大。春节假日确实是要放松,给承受日常紧张工作的身体与心理减压。
但随心所欲、毫无规律的起居作息非但无益,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假日中没有规律的生活,会打乱人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与运转,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节日病”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没有规律的生活还有可能给一些慢性疾病埋下隐患。
许多人在假期结束、恢复学习与工作的时候,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精神萎靡,抱怨过年好累,其实这就是作息不规律所带来的后果。春节假日的作息可以与工作日有所不同,但时差应该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比如,平时是6点起床,春节假日可以推迟到七八点钟。一定不要通宵熬夜,然后一觉睡到中午甚至下午。如果自己的生物钟被打乱,即使睡的更多也不能缓解自己的劳累。
三、运动要经常
虽然过年期间天气寒冷,气温很低,但我们不能一直蜷缩着身体,懒于运动。我们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多运动。在室内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健身动作或者练习瑜伽,在室外我们可以打打篮球跑跑步。运动不仅能够调节我们的情绪,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理机能和健康水平。
四、娱乐要适度
在春节期间,亲戚来家中拜年,全家人不免要痛快地娱乐娱乐。一家人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等等。这些娱乐活动会为我们带来欢声笑语,但如果不注意把握时间,通宵娱乐反而会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同时,我们在家中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的“开黑”、打游戏,适度游戏可以放松身心,但万万不能沉溺其中,让自己的大脑神经长时间地亢奋,可能会引起失眠、心率过快、疲惫的症状。过度地游戏也会让我们长时间沉浸在假期的状态中无法出来,会影响我们后面的学习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