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的养生以及治未病等理念也越来越受 [复制链接]

1#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中医药形成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的过程。例如,西汉中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吸收了当时天文、历法、音律、物候的知识。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如果排斥现代科技、与现代社会相隔离,那就不可能发展创新,不可能走向世界,其结果必然是为时代所抛弃。对中医药一定要有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不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而是立足自身,勇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开拓创新。事实证明,越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越能创造出重大成果。屠呦呦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示,利用乙醚提取技术发现青蒿素,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就是最好例证。

中医学

这可以从“道”和“法”两个层面下功夫。在“道”的层面,应挖掘中医药宝贵的价值观念和原创思维,如天人合一、调中致平、顺应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中医药注重人体自身形神的和谐统一,注重人的内稳状态和抗病潜能的激发,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疾病预防的“治未病”思想。这是中医药的“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法”的层面,应梳理历代中医药行之有效的中药方剂,以及针灸、推拿、导引等技术方法。历代中医的方剂数量是惊人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收方近10万首,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中医学

中医药走向世界,还需要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我们要清醒看到,虽然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取得很大成绩,但目前仍只有部分国家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而且大部分只认可针灸而不认可中药。这就需要改革中医药体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中医药产业化进程。让科研先走出去,让数据说话,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医药机理。将传统中药优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中药现代化。只有研发出既符合中医理论、作用机理又确切的中药产品,才能让外国人从心存犹疑到心服口服。

中医学和西医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属于各有特点的医学体系,存异求同、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才是未来人类医学发展的阳关大道。现代医学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医学,然而传统医学的重要作用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中医学

中医学作为当今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应该在坚持“中医”本色的同时,以开放姿态拥抱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不断展现新的内涵、实现新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医学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学之所以为“中”的独特品质,特别是传承和发展中医的原创思维,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个性治疗、众多理法方药的实践经验、治未病的养生理念等;其方向和力量在于融合,让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有机融合,借融合之势不断展现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丰富中医学的内涵,提升中医学的水平,进而推动现代医学发展,并催生出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新医学。

中医学

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艺文化事业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积极引导当代国人理性看待自身文化,坚定广大民众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信心信念,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民族认同、发展文化交流、坚定道路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天,文化自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日常创作之中,渗透到政府和国家的日常决策之中。世界人民正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