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传的核心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能简单用几个字或几段话概括,包含的东西很广阔.

不严谨不完整的来说,中国文化包括了中华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传统道德思想,习俗,信仰,服饰,教育制度,建筑艺术品,医学,医术,社会组织形式,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人们总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流失,但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嵌入了中国文化,有很多是你没有察觉但是每天都伴随着你的.大学时候学中国文化课程,记得当时看到说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几千年里识字率都是很低的,只有少数富贵人家的人才有机会读书认字,中华文化没有因此断绝,现在的人普遍认为那时候中国文化传统更加纯正.文字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有了文字,文化可以迅速积累发展,不过文化真正传承的方式是生活,家庭,习惯.

有很多人说中国文化核心是"和",我觉得和,也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不能代表全部.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的丰富并改变,但是中国文化并没有褪去,只是被丰富了,当我们身边都是和我们相同的人,我们觉得我们自己的属性淡化了,但当你处在一个不同环境中,你的特点,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国文化赋予你的.

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几千年来不断地吸取各种新的内容,不断发展,在民族国家兴起之前,汉字文化圈,中华文化圈也变得越来越大.

我们从强势文化,在近代跌落到弱势文化地位,开始怀疑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优劣,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或对外来文化的忌惮,我觉得都是有些偏颇的.

好的东西,融入我们的生活,慢慢被大多数人接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替代掉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好的东西,流行一段时间,成为历史,本来就是文化发展更迭自然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并没有什么.自信的文化,会对外来的东西都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个人观点,和,中庸,在中国文化中确实有很重的地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总结的重要智慧.

中国文化的内核不是一成不变的,柏杨说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大学时我读书,也觉得中国文化如此,秦汉之时,中国文化中更多推崇的是舍身取义,感觉记载的更多人为了信念随时都会现身,非常有血性,那时候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门客因为错怪平原君可以拔剑自刎,士为知己者死,读史记,觉得好多人都可以为了信念轻松地抹脖子,历史慢慢发展,怎么这个文化越来越推崇明哲保身,越来越推崇中庸之道,儒家慢慢和佛家,道家融合到一起了,越来越没有血性了,士大夫随便就拔刀抹脖子的事情越来越少了,都开始变成老狐狸了.

现在我觉得,可能文化也同人一样吧,我们年少时,可以无所顾忌,每天想着称王称霸,希望生活可以快意恩仇,不爽了找人打一架,动不动就要和人拼命,慢慢的年长,终于开始懂得一点生活,开始知道生活不仅有快意恩仇,更多的是材米油盐,好死不如赖活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些动不动就玉石俱焚的故事,可以存在于电影里,书本上,却不适合生活,关了电视,还要考虑怎么和大家搞好关系,怎么把这个月的信用卡房贷都还清老婆孩子要花的钱挣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