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36个世界粮食日,其设立的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民以食为天”,中国以谷物为主体的饮食习惯已经沿袭了数千年,五谷养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国经典中医著作《*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的说法。
五谷杂粮养生有绝招燕麦降血脂
燕麦最受推崇的保健成分是β-葡聚糖,它是一种水溶性纤维,能给燕麦带来黏稠的口感,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的功能。
荞麦降血糖
荞麦以及我国特产的苦荞中芦丁的含量非常高,而芦丁是防治糖尿病、控制餐后血糖上升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因此,荞麦和苦荞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薏米仁防癌
薏仁米中的薏仁脂被发现有良好的控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是理想的防癌食品,此外,薏仁米美白养颜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薏仁米较硬,建议浸泡后煮粥食用。
小米护胃
小米的营养比较均衡,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种类较多,含量也相对较高。小米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消化吸收,所以不会给胃带来很大负担。
紫米、黑米护眼
紫米和黑米等紫黑色的杂粮一般都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预防脂肪氧化和维护眼部血管健康。
五谷杂粮营养丰富药食同源西周时期的《周礼》中记载的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现在中医所指的五谷一般为:豆(菽)、玉米(黍)、粟(稷)、麦、稻;分别对应人体五脏:肾、心、脾、肝、肺。
五谷杂粮这样吃更健康
粗细搭配
吃五谷杂粮要注意粗细搭配。五谷杂粮如果做的不够熟烂、过量食用或者咀嚼不充分,会给肠胃带来额外负担,肠胃功能较弱的幼儿、老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用粗粮熬粥或者与细粮混起来吃,会更有助于消化吸收。
膳食平衡
吃粗粮的同时要注意膳食平衡,要保证摄入足够蔬果及鱼、肉等动物蛋白,搭配蛋白质、矿物质丰富的食品以帮助吸收,避免过于偏食粗粮造成营养不良。实现营养均衡。
注重烹饪
五谷杂粮的烹饪方式也比较有讲究,比如黑米最适合煮粥,而不太适合做米饭。玉米最好蒸着吃,更有营养。燕麦和牛奶搭档有助于更全面地吸收营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谨记粒粒皆辛苦的付出,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