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一、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道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三、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道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五谷杂粮营养丰富药食同源西周时期的《周礼》中记载的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现在中医所指的五谷一般为:豆(菽)、玉米(黍)、粟(稷)、麦、稻;分别对应人体五脏:肾、心、脾、肝、肺。
五谷杂粮这样吃更健康
粗细搭配吃五谷杂粮要注意粗细搭配。五谷杂粮如果做的不够熟烂、过量食用或者咀嚼不充分,会给肠胃带来额外负担,肠胃功能较弱的幼儿、老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用粗粮熬粥或者与细粮混起来吃,会更有助于消化吸收。膳食平衡吃粗粮的同时要注意膳食平衡,要保证摄入足够蔬果及鱼、肉等动物蛋白,搭配蛋白质、矿物质丰富的食品以帮助吸收,避免过于偏食粗粮造成营养不良。实现营养均衡。注重烹饪五谷杂粮的烹饪方式也比较有讲究,比如黑米最适合煮粥,而不太适合做米饭。玉米最好蒸着吃,更有营养。燕麦和牛奶搭档有助于更全面地吸收营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谨记粒粒皆辛苦的付出,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节约粮食小窍门1
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2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3
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4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制止,尽力减少浪费。家庭储粮温馨提示防止大米生虫有秘诀大蒜防虫法: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在大米中埋入大蒜可以防虫。橘皮防虫法:橘皮中含有柠檬醛,在大米中埋入橘皮可以驱虫防虫。冷冻防虫法:可将生虫的大米放在塑料袋里,把袋口扎紧,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48小时后取出,可杀死大米里的蛀虫。花椒防虫法:用小布袋包装50克花椒粉,放入米缸中,用塑料薄膜密封缸口,花椒在密封缸中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可以防虫杀虫。大米生了虫,不要急着扔,也不要暴晒。将生虫大米摊开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再筛一筛,就能继续食用。但家庭储存大米如果发生霉变,应妥善处理,不宜食用。杂粮的保存方法杂粮豆应用塑料袋封好,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较好的地方保存,防止潮湿、发热、霉变、生虫等发生。建议一次购买的杂粮豆不要太多,随吃随买为宜。食用油的存放小贴士食用油存放时一定要注意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光线直接照射。亚麻籽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的食用油不仅要避光,同时对已开封的油,每次用完后要把瓶盖拧紧,最好存放在冰箱中。塑料容器通常都具有一定透气性,不利于食用油的密封储存,所以尽量用玻璃瓶盛装。油瓶要尽可能远离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爱粮节粮,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在后台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