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与手摸
在讨论导引还丹手势时,常用到摆、摸、甩三个动词。深刻领会老师们对导引还丹手势用词的妙用及寓意,才能正确地掌握运用导引还丹的功法。
查字意:甩—摆动、往外扔、抛开;摆――摇动,悬挂于定点能在重力的影响下往复摆动的物体;摸—用手在昏暗中摸索物体,本意为探索。
显然,甩,意在扔、抛,有去无回,与导引还丹的中心词“还”字背道而驰。因此,“甩手”一词,教功中老师们全都作为纠偏的戒律使用,无一例外。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郭林老师撰写的《新气功治癌功法》一书中,《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手的势子用《摆手法》,与《迈步法》、《呼吸法》相对应。“摆手”既符合语言习惯;又与“迈步”的词语搭配、运动节律相互协调;也符合手自环跳到丹田、自丹田到环跳循环往复运行的文字表达规范。如用《摸手法》、《手摸法》,既不符合语言习惯;又与“迈步”词语搭配、运动节律不相协调;也难以表达导引还丹要求双手“往复摆动”的基本含意。因此,郭林老师使用“摆手”一词,可谓妙笔生花。
但是,摆,从字意讲,容易产生平面往复摆动,即两个方向来回摇动的歧意。初学者常因之常常出现“钟摆手”、“钢琴手”两种偏差。
郭林老师《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讲:“如当右脚跟着地时,左臂与左手再开始向左后方摆动,右手向中丹田摆动,当右脚放平时,右手正对中丹田,手与丹田的置距约一拳左右为宜,左手正好放在左胯边”。表明手的摆动是胯边~丹田~胯边,有内有外,有高有低。“臂要保持弧形运动”。表明手的摆动路线是弧线。强度风呼吸法特快行功》
讲,“行走时,驱体、头、颈、手、眼、心、法、步要密切协同动作,双螺旋式地前进”。进一步清晰地阐明了导引还丹手的运行路线,有如海螺壳、台风扇页,呈螺旋状。因此,不少老师现场示范时强调:“手出去是曲线而不是直线”,“手出去不是甩,不是摆,要你摸”。由此可见,“手摸”一词,源于教功纠偏的实践,只为把郭林老师“摆手”的功法要领落到实处。
于大元老师把郭林新气功的功理功法概括为:“放松、入静、吸氧;脚跷、手摸、吸吸呼”。导引还丹使用“手摸”这一表述,凸显手势运行的立体感。既符合语言表达规范,又有助于消除“摆手”一词中平面或直线“往复摆动”的岐义,有利于纠正“钟摆手”、“钢琴手”两种偏差。因此,于大元老师使用“手摸”一词,亦可谓妙语生輝。
一般来讲,用“手摸”不会生歧义;用“摆手”需明确手的摆动要以“有内有外,有高有低”为前提。
近观费俊雄老师教功视频中讲,手的摆动:“一要‘左右摆’;二要‘上下摆’;三要‘摸着摆’”。这一提法颇有创意,更为切合教功查功的实际。想要更多学习郭林气功朋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