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坚实的思想基础,是练好健身气功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心、决心、恒心和平常心。
★要有十足的信心
习练健身气功强身健体和运用其他方法养生保健,诸如推拿、按摩、磁疗等,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他方法的养生保健,受益者大都为被动地接受,养生保健过程中,受益者的信心当然十分重要,但很大程度是有赖于施术者的威望。通过健身气功强身健体,在基本掌握功法后,就要靠习练者的主观努力了。
因此,习练者的信心十足,坚信不疑,刻苦练功,自然能够收到一定的效益。反之,三心二意,半信半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决不会产生理想效果的。
信心何来呢?
初练健身气功的人,对健身气功能够强身健体,很多人还是抱有怀疑态度,不太很相信,这就需要实践。通过练功实践,有了一定收益,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会初步树立了信心,以后再经历几次反复,克服困难了,收益更大了,信心自然就会更足。当然,仅仅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学习了解健身气功的理论,懂得健身气功强身健体的原理,才能树立起练功的信心。
★要有坚定的决心
练功中,有的习练者只具备5分钟的热忱,最初抱着好奇心理和“试试看”的态度,而缺乏坚持的决心。开始几天能够坚持练功,当觉得练了一段时间没有突出效果时,开始疑心习练健身气功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由此产生了懈怠的惰心,于是马马虎虎再练几天,终于停止不练了。结果一点好处没得到,反落得腰酸腿疼,难受的印象深存脑海。这一点正常体质的人比体弱多病的练功者更应注意。因为,体质正常者本来身体就健康,可健身气功是练功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的自我锻炼,作用是通过逐渐增强的生理功能而产生的,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健康者想要的更高目标。因此,习练健身气功者必须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养成练功的习惯。
★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
谚语说:“得道容易练道难,练道容易守道难”。好的功法很多,学习其中一种并不太难(其实也不尽然,误人子弟的功法亦不在少,须谨慎选择),难的是如何坚持下去,并持之以恒。
健身气功是一种通过练功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所谓“自我锻炼”,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经过一定的习练过程,逐步地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强化起来,增强机体的防御力量,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因而,不能设想健身气功的作用可以在一朝一夕就显现出来。要想收到效果,只有认真地锻炼,把功夫练到身上,长一分功夫有一分收获,别无捷径可走。往往有一些人为了摆脱病魔,也能练上一段时间,然而一旦病情好转就放下了。还有一些人练功到一定程度,自己感到收益不算小了,就容易怠惰起来,自满起来,不求精进,不堪刻苦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身体好了,不再坚持习练,已收到的功效很容易会失掉。何况,坚持一个月练功容易,坚持一年练功已算很不错,坚持十年那就算很难了,而坚持一辈子练功,这种难度可想该有多大呢?
可以说,健身气功的动作和健身效果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是“零存整取”,是层层渐进、逐级递增的过程,这需要有恒心,长期锻炼,才能获得理想的健身效果。
★要有一颗平常心
从几千年我国劳动人民对气功的运用和现代科学实验来看,练功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巩固治疗效果和恢复体力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通过练功,许多久病的患者获得了健康,弱者变得强壮了,这自有其科学道理。
但是,认为健身气功很神秘,是万能的,能包治百病,这是不正确的。即使对某些疾病有很好的康复作用,也须以平常心对待。并不是一练健身气功,马上就能取得成效,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很长的过程,不可过分追求效果。当然,就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须以平常心对待。因为若过分执着于取得的成效,就会违背健身气功的练功原则,妨碍正常的练功,反而会影响效果。练功到一定程度,可能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热、凉、麻、胀、动等感觉,甚至会出现有规律的气血运行的感觉,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不必过分注意,更不要追求。练功过程中,可能在病灶区产生痛、胀感,这是“气至病所”“正邪相争”的表现,也是正常的现象,不要恐惧,须以平常心对待。“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没有心理负担,不良反应会自行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