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寒遇上腊八,烽哥教你食疗养生 [复制链接]

1#

古人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始乳:鸡是木畜,因为提前感知到春气,家里的母鸡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这个时候,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一旦发现猎物就迅猛地俯冲、扑食,可谓隆冬“杀气盛极”的现场直播。

三候水泽腹坚:古人说,立冬之时的“冻”只在最浅表,如同冰冻在肤;大寒之时的“冻”是在最深处,如同冰冻入腹。腹有坚冰气自寒,“水泽腹坚”是更具底蕴的寒冷。

大寒养生

1、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时节,冬天将尽,气象更新,新春将至。但此时仍处于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期。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

每天多睡1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2、生活:适当泡泡脚

“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大寒时节养好足,有益于春天阳气生发有力。

大家晚上泡脚的水温不要过热、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扰动阳气,可能反而影响睡眠。建议45度左右水温,泡脚15分钟左右。

3、运动:日出后运动

在大寒节气里,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所以如果要运动的话,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

另外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热身准备,以免拉伤韧带,造成运动损伤。运动强度不宜过度剧烈,不可运动至大汗淋漓,避免扰动阳气。

4、饮食:保阴潜阳

大寒时阴气渐渐衰落,阳气刚要萌生。在饮食方面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养生原则。

在我国古代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芪酒,晚服杞菊地*丸”的说法。

因为冬季长期寒冷,人容易气血亏虚,阳气不足。早上喝益气助阳的人参、*芪酒,有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对气虚之人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晚上服用滋阴补肾的杞菊地*丸,有利于身体阴液的滋补。如果患有肝肾阴亏、眩晕耳鸣、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状,也可以服用杞菊地*丸调理。

非推荐药物,图片仅供参考

除了服用以上药酒、药物以外,平日也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潜阳且热量较高的食物。例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

大寒遇上腊八

今年大寒节气的第一天(1/20)正好是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古时候,在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腊八粥

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根据自家人口配比即可)

先将红豆,玉米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混合洗净。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后小火熬煮2小时左右,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今日大寒养生就分享到这,你学会了吗?快分享给亲友,一起享健康吧!

END

烽哥特别提醒:药膳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中成药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