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菌物食疗养生,防未病更健康 [复制链接]

1#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讲究"药食同源"。我国《*帝内经》中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指的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防病比治病更重要。通过“食疗”,可以使人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收到药物治疗与食物营养的双重功效。正确的食疗,首先要了解每种食物不同的性味,并结合人体的具体状况,合理食用。菌物不仅美味,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纤维素,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尤其硒含量很高。比如,鲜蘑菇蛋白质含量为8.5%,白萝卜只有0.06%,大白菜1.1%,2公斤鲜蘑与一公斤牛肉营养价值相同。

《千菌方药典》中记录了多种食药用真菌,完整记录了常用食药用菌的性味归经,按功能分为抗肿瘤类、抗菌类、解表类、利尿渗湿类、消导类、止血活血消炎祛痛类、补益类、止咳化痰类、健胃类、清热类、通便类、安神类、驱虫类、祛风湿类、平肝息风类、调节机体代谢类等。可预防与治疗人体多种疾病,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及皮肤病、肺结核病、肝硬化腹水、肿瘤等。

茯苓:性平味甘,使用率高居榜首占78%。自汉唐以来的多个传统医方剂中,有茯苓的占1/5,如五苓散,参苓白术散等,至今仍广用不衰。被我国医学典籍中视为珍贵的长寿滋补食品。食用茯苓"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平菇:性温味甘,古代称天花蕈,自唐宋时期就列为皇宫御馔。长期食用可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增强体质,是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保健品。香菇:性平味甘,称"菇中之王","四大名菇"。徽菇、淅菇、汀菇、赣菇久负盛名,自明太祖朱元璋起一直为贡品。味道醇厚、甘美、香气沁脾、清鲜适口,食之无不健康长寿,又称"长寿菜"。猴头菇:性平味甘,入胃经,有助消化、利五脏、扶正固正、健脑提神之功效。为八珍之一,与燕窝、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肴,明、清两代作为敬献皇帝的贡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