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灵修做人难圣经如是说弥6音频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做人难?圣经如是说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这节经文是弥迦书的钥节。虽然先知痛斥以色列的罪孽,直指犯罪后亡国的可怕结局,但先知的目的并非宣告审判,而是呼唤悔改: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看旧约以色列和列国的经历,我们无不发现因为罪恶而遭致的惩戒,也因为愚昧无知而走岔了路的悲哀。有时不是我们自甘堕落,而是实在不知道如何取舍选择,如何处事做人?有没有一条简明扼要的信仰要道让我们持守而不悖逆?有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人生法则,让我们参照而不迷失?弥迦先知就给我们罗列了这样一个简明的做人法则:

一、顺从良知的召唤

我们该如何在世遵行上帝的旨意做人?圣经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换句话说,上帝已经将美善放在了人心,让我们已经知道了是非善恶。这句话在原文是一个过去式,即,上帝已经将祂的旨意和认识祂旨意的途径放在了我们的里面。罗马书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上帝创造的法则认识造物主的属性。

既然上帝希望我们遵行祂的旨意,祂就会用各种我们能够领悟和理解的方式向我们启示祂的心意。祂藉着圣经的真实、自然的法则、道成肉身的启示、先知的教训、使徒的宣道、人心的理智、理性的判断、历史的教训、圣灵的提醒、智者的训诲、普适性的价值、圣灵的感动等等,提醒我们,督导我们。

祂在我们的良知里说话,在我们的心灵里感动,就是要求我们顺从圣灵的引导,顺从良知的召唤。也就是说,行错不是因为对美善的无知,而是因为对真理的悖逆。

二、行公义

在先知宣告上帝已经指示我们何谓善,接下来宣告了上帝的命令: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新译本]译为:世人哪!耶和华已经指示你甚么是善,他向你所要的又是甚么;无非是要你行公义,好怜悯,谦虚谨慎与你的 神同行。

也就是说上帝对我们的要求简单明了,毫不复杂:行公义,好怜悯,谦虚谨慎与你的 神同行!

何谓行公义?公义不是知道是非,而是践行是非真理的标准。上帝的属性首先就是公义,哪怕上帝向我们显性地表达了爱的本质,但哪怕是上帝在爱而拯救我们的时候,都从不会违背祂公义的属性。慈爱与公义互补而不可分。圣经是如此强调公义,整本和合本中,“公义”一词出现过次之多。可见上帝是多么强调公义之道。

公义如果仅仅是我们知道,但不能行出来,那就成了谬误,成了公义的敌人。

“公义”一词,[现代中文]的翻译是“伸张正义”,就是抵挡一切的虚假邪恶,好使公义得到伸张。

[KJV]译为todojustly,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拒绝一切非公义的行为。

[NRSV]译为justice,先知在这里的意思简单明了,那就是伸张公义,践行公理,打击邪僻,赏善罚恶。为人要有公正的良心,处事要有公平的法则。

当年但以理在为尼布甲尼撒王解释那个有关尼布甲尼撒受罚之梦的时候,也宣告过类似的话:王啊,求你悦纳我的谏言,以施行公义断绝罪过,以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长。”(但4:27)只有公义能让我们胜过罪恶,只有行出来的公义才叫公义。

三、好怜悯

怜悯一词在和合本中出现过次。何谓怜悯?简单说就是在他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是一种同理心,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对他人处境的责任感,是对他人遭遇的同情。怜悯不仅是一种发乎自己的感情,而是实实在在的意志参与感情的行动。

“怜悯”一词[现代中文]翻译为“实行不变的爱”,即,去践行上帝那不变的对人的爱。

而几个英文版本更强调“好怜悯”是爱好怜悯:tolovekindness(mercy)。

[吕振中]的翻译更为特殊:“爱坚贞”。

上帝为何把怜悯列为祂对人行为要求的三大项之一?原来,我们之所以蒙神悦纳,并非我们行为无暇,也非我们比人更强,而是上帝主动的怜悯。上帝怜悯了我们,祂同样希望我们以怜悯之情怜悯那需要的人。圣经说: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3)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怜悯之心,也就别想得着父神的怜悯。

怜悯是一切社会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互信的根本。怜悯是一种情商,让你洞悉而体贴他人的需要,并且有感情与慈爱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