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弘扬中医养生文化,传播药膳食疗理念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www.sjqbdf.com/

年3月12日,

是襄阳营养药膳学堂成立的第五周年

回顾学堂五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衷心感谢各位对学堂的重视和支持

是你们无私的关爱和包容

不离不弃的支持和肯定

才让药膳学堂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

走得更顺畅、更有动力!

01

药膳学堂不忘初心

药膳学堂成立

年3月12日,襄阳公益药膳学堂在襄阳市营养学会支持和湖北仁和惠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下成立,坚持以教育服务为运营核心,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宗旨。

药膳学堂场地

药膳学堂选择在植树节成立,寓意襄阳公益药膳学堂正如植树造林一般,在有识之士共同呵护之下,今日种下希望的幼苗,明日成就参天的大树,为全民健康事业竭诚奉献!

年3月12号植树节襄阳药膳学堂正式开课

药膳学堂成立初衷是:秉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中医家庭化,药膳生活化,食疗日常化”的理念贯穿于全民健康生活中。并且定制一套独特的药膳食疗公益课程和一系列精准食疗调理方案。

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的讲师团队

李宝华

市营养学会理事长

中医治未病专家

国家健康管理师

医院体检科主任

贾溪玲

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药膳学堂创办人

国家公共营养师

高级药膳食疗调理师

李贝西

市营养学会秘书长

功能医学医生

心理咨询师

药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让药膳学堂走进社区、校园、企事业单位、农村

药膳学堂以营养药膳专业应用型技能培训、科普教材编订、居家食方研发为主。与襄阳市营养学会建立教学培训合作,师资专业覆盖食品科学、公共营养、中医药膳、临床医学、健康管理等领域。围绕“中医家庭化,药膳生活化,食疗日常化”的教学理念,采用“先学后教、当堂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开设公益讲座、实操课程,教授中医保健知识,、药膳食疗方法,学习营养科学知识等,走进社区、校园、展馆、企业、农村小镇,面向全市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及咨询服务,服务对象约10万人次。与市科技馆共建襄阳市营养健康科学素养传播基地,与湖北文理学院建立食育教研中心,开展青少年营养健康教学研究。与市农技协联合会建立学会联合体,开展“智慧农民”培训项目,促进营养科学与农村经济服务组织深度融合,助力襄阳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广大农民。与心桥心理事业发展中心协作完成樊城社保办事处年传统文化与工作作风建设培训;为中国移动襄阳云计算中心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为大量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岗位能力技能培训与创新创业平台。

科普活动进校园

科普活动进企业

为南漳县养老护理员开展培训

在山药小镇开展研学活动

在南漳县薛坪镇龙王冲村开展义诊公益活动

科普活动进社区

药膳学堂在老年大学设立药膳专业

药膳学堂发挥学会人才专业优势,走进市老年大学,开设药膳学堂第二课堂实践课,普及正确的营养健康知识,让老年学员们在生活保健中学而致用。年,老年大学正式设立药膳班和食品营养与健康班,开展老年人营养药膳教研合作,联合广电录播《营养药膳班》全面教学课程,共同打造全国老年大学名师名课项目,创全市老年大学专业健康课堂。

老年大学课堂授课

老年大学学员实操课堂

药膳学堂联合电视台录制多类栏目

襄阳营养药膳公益学堂发挥学会人才专业优势和企业科协资源,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海外专家,展开对本市药膳食疗和营养学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制地方人群膳食指南,开展食育教育咨询服务,联合老年大学与广电录播《营养药膳班》,联合襄阳电视台生活栏目“帮女郎”、“你听我说”、“第一生活”录制科普节目,建立“营养药膳”科普信息化传播平台,开设网络视频教学课程,通过“云上襄阳”等平台向市民传递食养健康知识。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药膳学堂线上创新“理论+实践”网课形式,借助电视生活栏目通过访谈形式,录制实操课程,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提高心理免疫力、复工前如何调整健康饮食等话题,参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节目录制,通过媒体为各类人群开出促进身心健康的营养食方,为宅家居民营养健康答疑解惑,用营养美食疗愈心灵,用健康体魄来捍卫健康。襄阳营养药膳公益学堂已经深入到基层百姓生活中,深受百姓喜爱,成为百姓的营养健康“生活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各大媒体合作开展线上科普活动

与帮女郎节目组合作拍摄多期科普节目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药膳学堂致力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研发药膳课题,借助老年大学课堂、全民营养周、网络课堂等活动,宣传和践行健康中国。药膳学堂弘扬和继承中华饮食文化,把药膳与养生引入到24个节气之中,使药膳养生更细微,让药膳的养生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使每个节气的药膳养生具有了依据,同时把饮食提升到文化高度,全方位提高学员的健康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十四节气养生专栏

02

提升专业能力,研发最美药膳

药膳在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像一颗璀璨的瑰宝,有着穿越时空之美,药膳作为我国中医药食疗养生文化的精髓,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对中国文明的饮食文化和健康理念影响深远。襄阳营养药膳公益学堂向公众科普药膳美食,药膳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药借食力,食助药功。

药膳学堂充分发挥市营养学会专家人才聚集的优势,以“会、校、企”三方联合开展本市产学研营养科技助农行动,推进农产品价值提升的科技创新,整合襄阳市农技协、襄阳市中药产业协会、襄阳市山药协会、襄阳市麦冬协会、宜城葛根协会等药材种植、加工生产资源,提升食养产业健康发展水平,围绕疫后大众对居家营养与健康的需求,挖掘襄阳当地的地方中药材农产品特色,开展药膳教学课题研发。

最美药膳研发座谈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

年9月19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年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会议上,药膳学堂副主任贾溪玲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会议总结中对她在药膳科普工作中,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表扬她是营养药膳传播和践行的积极推动者。这对推动药膳学堂建设、拓展学堂专业发展、提高学术水平、参与科创融合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贾溪玲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理事

襄阳市营养学会深化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产业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贯彻落实“智惠行动-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基层行——荆楚科技志愿服务助农行”活动,发挥药膳学堂专家人才聚集优势,将襄阳市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药膳与健康科普手册》翻译成一部“会说话”的科普作品,开发制作《最美药膳》原创科普微视频教程,通过互联网课程诠释家庭营养膳食的制作方法,让公众掌握健康烹饪的技法,建立合理膳食的科学饮食观,为居家食养提供科学、准确的科普信息指南。

最美药膳简介

《最美药膳》系列视频遵循四季养生法则和药膳食疗为特点,结合本地食养产业及中药材基地特色,围绕疫后公众对体质与健康的迫切需求,将饮食文化、科学论据和实操法则等内容贯穿其中,从食材的源头、烹饪解析、饮食原则入手,将食药同源的药膳理念贯穿在视频中,让营养、药膳、食疗更加生活化,科普教学更加“易学、易懂、好操作”。让营养、药膳、食疗科学化、生活化、日常化,让观众跟着视频一起“学起来,动起来,健康起来”。

《最美药膳》动手实操

03

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教学成果

药膳学堂副主任贾溪玲、李云捷,秘书长李贝西三位老师在老年大学授课,执行不同的教学板块。贾溪玲老师弘扬和继承中华饮食文化,课程有《中华饮食文化集》、《药膳食方的制作分类》等,还通过实践课教24节令食方。李贝西老师教授自我健康管理,建立科学饮食观,主要执行技能性目标,课程有《疫情过后“说”健康,如何建立科学饮食观》、《老年人群生理特点及膳食指南》等。李云捷老师主要执行知识性目标,她负责传授的科学饮食观,讲授了《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两大类目学科知识。三个课程板块相互交融,为学员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襄阳日报对老年大学课堂多次报道

年贾溪玲老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腾讯会议APP进行线上视频讲解,学员们在家中厨房进行实操练习,这种线上授课效果与在老年大学教室并无二致,得到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大力认可,《药膳》课程深受老年大学学员喜爱,其《药膳》视频课程斩获全国奖项,襄阳市老年大学为湖北省唯一获奖单位!

《药膳》视频课程获奖证书贾溪玲老师为优秀学员颁奖

科研成果

药膳学堂参与襄阳市营养学会组织《药膳与健康科普手册》的编写工作。药膳学堂联合襄阳市营养学会,整合襄阳市山药协会、襄阳市麦冬协会、宜城葛根协会、襄阳市中药产业协会等中药材生产、加工等企业资源,结合襄阳本地农产品特色和大众需求,精心研发“灼华丹、孔明省读香、福枕乾坤、葛根代餐粉”等产品,具有芳香避秽、营养均衡、调神定智等功能,供大众日常食用或日使用。科普这批产品的“最美药膳”视频,用食药同源做理论支撑,让科技的力量推动食品科技成果转化。

最美药膳成果展示

编写《营养与药膳》手册

最美药膳之葛根代餐粉

最美药膳之秋梨盅

最美药膳之灼华丹

最美药膳之福枕乾坤

最美药膳之金玉羹

最美药膳之防瘟避秽香囊

学术交流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年学术年会上,贾溪玲老师作为特邀专家,展示了过去一年中药膳研究和教育的成果,通过襄阳营养药膳学堂的《药膳食养教学在老年膳食指导中的应用》探讨性创新实践,把药膳学科中方剂研究转化为落地成果,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让祖国传统医学和药膳学为实现中国全民健康打牢基石。

贾溪玲老师在中华中医学药膳分会分享经验

药膳学堂贾溪玲老师介绍的食养教学和老年膳食指导的实践经验方法,成为当年学术年会上的一大亮点,其精彩的报告引起了我国药膳学术界的反响,到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纷纷称赞我们在药膳教学科普工作的创新和成果。药膳分会会长和秘书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药膳食养教学在老年膳食指导中的应用》文章在中华中医学药膳分会会刊发布

担当推广“科普中国”的重任

年1月8日,襄阳市营养学会承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乐享健康福泽襄阳推广行动,组织“科普中国”资源应用推广培训,注册成为“科普中国信息员”即正式成为一名科普志愿者,肩负起营养健康传播使者的社会责任。科普中国“APP”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到全民健康科普的工作中来,分享营养健康知识。

在老年大学开展“科普中国”福泽襄阳行动

04

*产学研融合,助力推动经济发展

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是药膳学堂的新使命

年6月20日,由襄阳市营养学会、湖北文理学院、湖北大顶山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发起,创建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学会服务站”与医药健康各机构联盟对接,实现多元主体合作共赢,努力构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共同体,惠及全市人民,让更多科技人才、更多科技项目服务襄阳、落户襄阳,促进襄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携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智慧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合作典范。具有襄阳地域品牌的襄阳市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湖北思安药业、襄麦冬专业合作社、南漳五官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葛百岁葛业有限公司、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地特色中医药产业积极加盟,将形成抱团发展,对挖掘和开发襄阳中药材产业服务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高襄阳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上,贾溪玲被推选为联盟副理事长,李贝西为联盟秘书长,襄阳市营养学会设为联盟秘书处。

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

*产学研的融合是药膳学堂教学成果的落地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成熟产品的过程常被称为“死亡之谷”,要在“用”上下功夫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金”全社会多方参与,共同推进。

药膳学堂所在营养学会,作为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发起单位,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理事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促进企业家、科学家等紧密结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药膳学堂通过建立服务站,把“基础营养服务智能化、疾病营养服务精准化、专业营养内容通俗化”,让更多群众便捷的享受专业营养健康服务,养成科学的、营养的生活方式。古城街道中山巷社区将中老年人健康教育作为社区居民服务的重点,疫情更是凸显了“互联网+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年,中山巷和营养学会携手建立“互联网+营养健康教育服务站”,对服务的中老年人群开展居家营养药膳、健康食养教育,提供居家营养科学指导,协助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落到实处。

在襄城区中山巷社区开展“‘香’约七夕,药香传情”七夕特别活动

之后,市营养学会与襄阳汉江恒泰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咨询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在恒泰悦居社区长者照护中心建立营养咨询服务站,主要围绕营养膳食、健康管理、老年心理学、适老用品、资源引入等方面,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专业、科学、健康的营养膳食服务,提升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加快推进我市养老行业健康产业发展。

在恒泰养老中心建立营养咨询服务站

药膳研发为企业服务

襄阳本地有很多特色农产品,药膳学堂长期以来和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专家学者合作,不断挖掘襄阳当地的地方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研发新的药膳食品、用品,让中医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让药膳走进百姓日常,让药膳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在年学习雷锋纪念日,湖北省农技协和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科技部联合在潜江市开展荆楚科技志愿服务助农行活动,这次活动是探索科研院所、各级学会、各级农技协、合作社等开展横向联合,跨学科、跨地域的科技志愿服务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活动中,药膳学堂贾溪玲老师作了《功能性农业对提升农产品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探讨》,她重点介绍了如何挖掘农产品特色,在农产品的种养、加工、运输等全产业链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介绍了该学会原创制作的六集科普微视频,分为《葛根代餐粉》、《润燥清肺秋梨盅》、《灼华丹》、《福枕乾坤》、《芳香避秽话香囊》、《山药美食和良药中的极品》,并以桃为例,讲解桃的营养功效及桃深加工方法,扩大农民朋友农药材种植的思路,拓展农产品加工的理念,同样对企业提升药材和农产品经济价值有很大帮助。

荆楚科技志愿服务助农行行动

05

四个关键点

一是全民健康事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药膳学堂的广大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更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在医药产业创新联盟中、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引领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上作出应有贡献,不断向营养药膳科普广度和深度进*。

二是药膳学堂要提升专业素养,把药膳营养科普上升到专注营养药膳科研上,努力挖掘、整理传统的、民族的宝贵药膳文化遗产,参与收集襄阳的民间药膳食方,为国家药膳医典的编撰提供素材,不断进行研究与开发,一系列符合民生的药膳食养成果,秋梨盅、分水丹、凤凰油、归元贴、金藜山楂丸、千金鲤鱼汤、阿胶枣、驱疫香囊、紫草油等食方,为振兴中华药膳做出贡献。

三是重视成果转化重要性,药膳学堂加快校会企联合研发的药膳科技成果转化,为校会企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增长,促进研发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例如为南漳种植山茱萸企业研发开发休闲保健食品;联合湖北文理学院研发以牡丹花为主的保健饮品专利;葛根代餐粉的专利。

四是药膳科研做到从源头开发。药膳要发扬光大,必须确保食材、药材优良品质。食材、药材的品质保障可通过检测检验解决,更重要的还是从源头抓起,建立道地中药材基地,彻底解决药膳组方所用食药同源的基材品质问题。

药膳学堂在襄阳市营养学会带领下

以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

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成立为契机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

围绕襄阳市委、市*府工作中心

以创建可持续的新时期

智慧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合作典范为目标

不忘初心,凝心聚力,积极作为

为不断提升服务全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