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哪里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05964.html长路漫漫“气韵”相伴
——苹果对“气韵”的感怀
舞仙曰:
收到苹果的文字,非常高兴也非常吃惊,毕业了,没有作业了,还能有文字交流。之前,苹果妈妈问我“什么是气韵,气韵和气息的区别是什么?”我说“你问苹果呀!”,苹果妈妈又说“她也说不清,所以我要问你”。我问苹果,苹果却说“对她说了呀,她听不懂”。哈哈,我笑了,这就是“气韵”吧。
苹果说:
“内卷”与“躺平”是当代社会面对人生时两种极端的态度,这是对当前身处境遇无能为力的戏谑,还是面对现状无奈为之的选择。这两个热词几乎贯穿了整个年,也无不涌动着时代烙印在每个人身上的焦灼。其间有太多可说与不可说的主客观因素,而在此文中亦不做讨论,我只想作为一个偶然通过机缘结识万老师并结缘“气韵”三年,并在毕业后逐渐感知到它对于我的一些帮助和感受,做一些小小的个人感怀。
“气韵”,到底是什么?我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不断与这个词藕断丝连、时断时续,起初全然不懂毫无概念时,我觉得自己是站在门外的“旁观者”;而后不断训练小有所悟后,又得意张扬觉得自己攻城略地成为“殖民者”;不久后似乎感觉消失又惊觉自己丢盔弃甲成为了“流放者”……这是我与“气韵”的交手与轮转,起起落落反反复复不得其解。可是就是在这不断且莫名的千丝万缕的纠缠中,我慢慢发现,它对待一个生命体的身心修养与关照。
因为我小时候是一个很毛躁和急躁的人,同时过度敏感脆弱和容易焦虑。而又“身心一元”不容分裂,所以一切内心的情绪都一定会投射到你外在的躯体表现上,这也就是会使得我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群里会紧张,而这一紧张的直接体现就是我一讲话就容易脸红。而只要一脸红别人就会说“哎哟!怎么这么紧张啊?”而别人这样一说我就会更紧张且陷入无端的窘迫之中。这是我从小到大特别讨厌自己的一点,因为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大方从容”,而“紧张和害羞是可耻的”也是应当被摈除的。
所以我极力地去改变这一点,于是从大学开始我就比较积极地去参加一些“朗诵”、“演讲”、“话剧”、类型的活动和比赛,因为我觉得“消灭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去直面恐惧”。于是我发现自己逐渐在好转,也逐渐可以当众发言挥洒自如。可是又逐渐经历一些事情后我发现,行不通。其原因就在于我一切的改变是外在的,且其核心的底层逻辑则是“遮掩”,由于我认为“害羞、紧张、脸红”是需要被摈除的性格劣势,我拒绝接受它们,更妄图销毁这些我天性中本在的特质,于是我抵触它们。可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或说也许能够“过五关斩六将”,但人生实在是有太多的关,过了五关发现“第六关”就现了原形。所有你妄图遮掩的一切缺陷往往会在更大的难关时土崩瓦解,这里不仅仅是单指我自身的经历和我的个性特征,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舞仙插话:其实我也是这类人,小的时候由于怕脸红而不愿意见人。)
事实是,真正的改变一定不是“消灭”而是“包容与接受”,也正如“气韵”对人的训练是让你了解、清晰、并且包容、接受、爱护你自己身心本然的一切,共生共长,和谐相依。虽然我目前还是不能参透和修炼出“气韵”真正的奥秘,但我不再容易害羞、焦虑、脸红,似乎不须刻意改变,而在不知不觉中一切变得自然而然。一切的负面情绪不适无非逃不出两点:“想做好”和“怕丢脸”。
练习“气韵”,从身的角度,则是使你自身的内部气息和外部环境的气场相互感知、交融、沟通,在物理层面使身体本身获得安全感和坦荡。从心的角度,则是让你能够彻底地平和与安静,专注自己同时关照他人,接受和包容。“我”被消解了,于是想出风头的“我”和害怕丢人的“我”亦不存在了。从而进入一种“无我”之境,可“气韵”更加彻底的含义一定也不是让“我”消失,而是“交融”。是以一种更加自得其乐的姿态加入外部环境中,一如“一滴水融入汪洋之中”,是为“合一”。
我逐渐能够坦然、坦荡地让自己身处在任何一种环境中,我想这是它对我的生命关爱。(舞仙插话:此自然段真是对气韵训练后的感受和认知,从身心角度都能涉及到,真是如此,“气韵”入门,得到气韵之道。)
假如“气韵”始终陪伴、始终萦绕,那么你的身心小宇宙一定会始终安定和谐,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轻易为外物所动。大宇宙的风吹草动你心领神会,但不会任由其扰乱你自身的磁场。你不至于“内卷”到残忍厮杀也不至于“躺平”到如醉如泥,你会清晰自己的节奏你会知道一切顺其自然——“无为之道乃大道”,因为体内不断涌动的“气韵”会指引你,会告诉你生命的道理如此质朴;生命的能量如此广大,而生命本身,不过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间。走好当下每一步路,感受你自己每一次的呼吸,一切都会平和而笃定。
长路漫漫,“气韵”相伴。
舞仙曰:
曾让苹果写一下“气息”和“气韵”的不同,但她写的不够“用心”,没有深入思考,我也就没有告知她的妈妈关于“气息”和“气韵”这两个相关而不同的“东东”。这次她主动写的“气韵”,真是非常的好!有真实的感悟,也用心了。不知为何?反正一个积极的正能量都是让人喜悦的事。这次四天的网课,苹果跟了三天,几个月不见,发现她没有退功,气韵之感存在。告知她的“气韵”目的还是“为动作”,心还有点“燥”,一经提醒,第二次的跟课立马好转。从我们四人一排的“看”即兴就能窥见她的“气韵”。
由于舞蹈,珍重也尊重了“气韵”。但如果不以舞蹈为角度,那么即是“气功”。但这个气功不是针对“武功”,而是修炼“身心”。我从舞蹈中得到,但不只在舞蹈中受用,这才发现“气”-阴阳-和谐之文化实体和修炼之法于生命。于是认知深了一些,理解力强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智慧也随之有了一些。
想在舞蹈上让更多人得到“气韵”,想让更多的素人能由此经过舞蹈了解了生命,有了气韵之状态,受其恩惠,得以修身心。苹果上道了,但愿一路走好,相伴长久,并且能关爱和传播给很多的人,一同相伴。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