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该进小学课堂的是历史课0ap4szps
TUhjnbcbe - 2020/7/1 11:24:00
白癜风诚信为民

该进小学课堂的是历史课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3月13日《南方都市报》)坊间有一种说法,“做事若捞过了界,免不了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这21位文艺界的*协委员提案要在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其言凿凿,理由亦看似很伟大。但这个提案却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国际上语言文字的交流提倡的是一种简洁、易学。前不久,在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日之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罕有地在节目中播出短评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促进汉语拼音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微窥可知,在小学开设繁体字课程是逆势而为,实不足取!要说通过繁体字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亦免不了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以愚之见,中国文化的根并不全在于繁体字,而在于中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学习中国历史远比学习繁体字更容易让青少学生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并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可事实上,现行的小学教育课程并没有完整的历史教育课程表。尽管小学中的“社会”、“语文”等课程也纳入了部分历史知识,但那不是被当作了副科,就是被字词教育所湮没。前不久,有些地方试行教材循环使用,他们首先试循环使用的教材正是社会、科学、音乐等课本。因为目前小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仍是被用在了学习数学、英语等课程,社会、科学等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这些课本的毁损程度较小。以我看,这不仅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反讽。按照教育的本义,小学生时期不应侧重于技能的训练,而应着重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可以说,设置完整的历史课程,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是最有效的方法。在中小学时期,历史不该是副科,而应是一门最重要的课程。而且,老师在教习历史的时候不能只顾历史常识的灌输,而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阅读、洞察、思考、解读历史。那样,将有助于优秀的中国文化扎根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日后他们也就不至于轻而易举地被一些泊来的洋垃圾文化所侵扰。另外,笔者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某某进小学课堂”就是好事。近几年,有关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不小,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中小学生的书包依然很重。小学开设英语课堂,京剧进课堂,中小学生跳集体舞、梁祝文化进课堂,等等。我不知越来越多的“进课堂”会不会压垮小学生那稚嫩的肩膀,不知会不会因此挤掉他们最该知道的历史和最该拥有的快乐童年。所以说,请以后别再动辄主张“某某进小学生课堂”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该进小学课堂的是历史课0ap4sz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