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玻光溢彩欧洲玻璃陶瓷特展在乌开展2pudrjac
TUhjnbcbe - 2020/7/5 10:23:00

“玻光溢彩”欧洲玻璃陶瓷特展在乌开展


法国加莱白地风景套料瓶。


    晶莹剔透的玻璃、古朴华美的陶瓷、抽象奇特的造型、流光溢彩的色泽......


    10日,*博物馆二楼展厅,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刚和工作人员们一起,刚把96(套)件欧洲玻璃、陶瓷珍品摆放上展柜,立即让在场的纷纷惊叹:“太美了,太美了!”这些珍品是11日要在*博物馆开展的《玻光溢彩——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特展》的展品。


    这些精美的玻璃、陶瓷,是上海博物馆从本馆收藏的众多百年前的欧洲玻璃、陶瓷器中精选出来的。从杭州、佛山、宁波到兰州、呼和浩特,再到乌鲁木齐,这个展览所呈现的欧洲近代科技和艺术之美,令各地观众大开眼界。


    此次展览汇集了19世纪后期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玻璃、陶瓷艺术品。


    一只*色,肚大口小,瓶身上,一片空旷的草地,绿树成荫,婆娑起舞,散发着诗一般的浪漫气息,这就是法国加莱白地风景套料瓶。


    再看过去,还有白色的茨菰纹套料瓶和八仙花纹套料瓶、*色的莲纹船形套料缸、桔*色的灯笼海棠纹套料瓶等,将大自然的花卉树木绘了上去,不但画面很美,还透着宝石一样的光泽。刘刚说,这是法国人埃米尔·加莱的,曾推动世界玻璃艺术形成一股新风潮。


    一位丰满的妇人侧坐在一只巨大的青花瓷盆后,盆中青花精美,瓷色不浓不艳,纯正清雅,妇人雍容华贵。刘刚介绍,这件是德国迈森青花瓷塑人物盆。“这和中国青花瓷为什么这么像呢?”欣赏这只德国青花瓷,立刻联想到了中国的青花瓷。刘刚笑了,说:“当时中国青花瓷在欧洲人中影响很大,在欧洲人眼里,中国青花瓷是个非常昂贵的东西,一般人买不起。因此,他们也非常迷恋,买的时候,要挑选有中国图案的,用坏了,用金或银来修补。而德国迈森瓷厂,在欧洲第一个把中国青花瓷本土化了。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件炻器,蓝底上,绘着几个白色古典人物,洋溢着浪漫与尊贵的气度,又有一种立体浮雕效果。刘刚说,这种炻器的材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非常少见。它是先制成白色素陶坯,然后用金属氧化上色,再贴上模塑的白色古典人物装饰,看似简单,实则技术难度极高,是英国一位叫乔赛亚·韦奇伍德的艺术家,花了4年时间,经过上万次反复试验后,才制作成功的。这位艺术家不但创新了炻器,还设计制作了很多精美的陶瓷器,他的作品成为英国传统陶瓷艺术的象征。


    刘刚对解释说,解放前,中国上海等城市都有法国、英国租界,还有玻璃、陶瓷器的专卖店,很多有钱的外国人,喜欢买一些欧洲漂亮的玻璃器、陶瓷器,有的使用,有的当摆设,成为一种时尚。这次展出的展品,很多都是当年那些外国人留下来,然后被博物馆收藏的。


    据悉,本次展览计划在*博物馆展出3个月。()新闻部

1
查看完整版本: 玻光溢彩欧洲玻璃陶瓷特展在乌开展2pudrj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