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
的
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秋寒渐深,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因此深秋入冬之时,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所以此时养生更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今天我们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聊一聊深秋之后如何养生。
衣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变大。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所以这时候穿衣就应该注意,不能再赤膊露体,也更应该注重足部的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所以我们在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适当增添衣物的同时,也不要过于太多、太快。适度的经受寒冷可以有利的提高身体耐寒力。
北方部分地区,此时早晚出门可能就需要帽子以及围巾等防寒。
住
此时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过度。
秋季寒气袭人、气候干燥,所以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的同时,还可在室内培养一些绿植花卉,或是使用加湿器,来净化室内环境空气。
行
秋季虽没有春天那样的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也是外出游玩锻炼的好时期。
此时身体随着季节的变化处于“内收”的状态,所以在健身锻炼时,应注意不宜过于激烈,且由于气温较低,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动作。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物在室外过多久留。
适宜运动:慢跑、登山、汽车、养生拳等。
食
最后我们来聊聊秋季养生应该吃些什么。
秋季与肺相同,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所以秋季以养肺润肺为主。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所以金秋时节的养生饮食应多食用大枣、山药、莲藕、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等来增加体质;
少食辛辣之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推荐食谱:
大枣莲子银杏粥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白萝卜排骨汤
原料:排骨一斤,白萝卜一根,生姜、盐、鸡精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沥干水分后焯水捞出,重新换水后放入姜片、排骨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炖40分钟左右,此时将萝卜切块(片)后放入,一起再炖十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的盐、鸡精即可出锅。
山药雪梨猪肺汤
原料:山药、雪梨、猪肺一副、冰糖。
做法:将猪肺洗净焯水后切片,山药、雪梨切片,一起炖煮即可,可根据自身口味添加冰糖。
各类养生粥
用粳米煮粥的同时,可根据自身喜好添加山药、百合、杏仁、莲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