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走近道教为什么说好人没好报怎样才能改
TUhjnbcbe - 2024/8/5 20:08:00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a_m7kpmsm.html
俗语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经过古人口口相传而来,虽然内容浅显易懂却又发人深思。民间经常听人说起“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或者“恶人无报应,善人没好命”的俗语,这里面既有对好人没有好结局的惋惜,也有对恶人的不忿,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做了许多好事,却没有善报,有些人作恶却还是整日逍遥。道经《太上感应篇》写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行善会有福报,作恶会有灾祸,这种善恶报应的观点看似与“好人没好报”相违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本期就以道教的天道承负思想简单为大家讲解一二。汉朝时,有位叫于公的东海人,他做地方官时,审理各种案子铁面无私,很多含冤百姓得到昭雪,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某年于公家里的大门坏掉了,于是他找人建造了可以容纳四匹马经过的大门。人们好奇为何要造这么宽的门呢?于公说,我做官多年,从来没有冤假错案,老百姓也很认可我,我这是在为后世子孙积累阴德。后来于公的儿子果然做了丞相,他的孙子也做了御史大夫。五代后周时,有一位窦禹钧的人,有天夜里梦到祖父跟他说,你不但没有后代,而且寿命也不长,需要多做善事。窦禹钧秉承教诲祖父梦中所托,努力广行善事,连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做了官,他本人也活到八十有二,无疾而逝。从上面的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祖上积德行善,那么到了自己这一辈就可以承蒙祖先荫庇。这也是体现了道教的“天道承负”的思想。那么什么是承负呢?《太平经》称:“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承负简单来说就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那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对此,我们可以把“承负”比作一个装水的木桶,水代表着祖上积累下来的福泽。每个人的木桶大小和水的多少是固定的,有的人做了善事,但是由于他的桶小水也少,所以一时看不到福报,但是只要不断积德行善,那么他的桶就会装满水,福报也会源源不断地到来。有的人做了很多坏事,但是由于他的桶大水也多,暂时没有得到恶报,不过由于作恶,桶里的水逐渐减少,最终会得到恶报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木桶指的就是人的德行,而桶里的水就是祖上承蒙而来的福报。那么我们如何改变木桶的大小呢?也就是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福报呢?获得更多福报其实就是改变命运,俗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它形容了一个人的成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排在最前面的当属“命”和“运”,由此可见命运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想要改变命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广行善事,积累阴德。道祖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世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只要我们多做善事,那么我们的命运将会发生改变。正如《吕祖全书》所说:“为善事者,必享福报;积阴德者,子孙荣昌。不殄天物,不毁正教,善事也。救死扶伤,急人患难,无纵隐,贼阴德也。不作善事,不积阴德,则恶道无所不入矣!”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道教为什么说好人没好报怎样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