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庄子以无厚入有间的养生之道,若能悟透
TUhjnbcbe - 2024/8/11 9:04:00
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和内心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欲望,肯定会疲惫不堪,体乏神伤。

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若是无穷无尽,没完没了的去追求,其结果就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样就会让自己陷入身心俱疲的危险境地。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再勤奋,一天也是只有24个小时,我们的生命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这浩瀚的天地之间,我们已知的越多,未知的也就越多,有限的认知能力,即便是现代科学如此的发达,依然困惑很多,问题很多。

如果用一个圆来比喻我们的所知,圆圈内的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圆圈外的就是我们不知道的。

那是不是就是说,人生就可以躺平了,不去学习了呢?

庄子这里的“知”并不是指知识,而是说内心的各种欲望,比如人们说渴望和苛求的名与利,各种的手段和机巧,若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这些无限的欲望,就会让生命陷入困境。

那要怎样去做,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困境呢?

庄子在这里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若是你做了善事,还是心心念念的想着,这件善事能让别人知道,让自己获得好的名声,或者达成什么样的目的,那么就会让身心疲惫,扭曲本性。

而恶事更是不能去做,作恶就会导致受到刑法,带来更直接的危害。

接着庄子说了“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为善为了名誉,为恶会受到刑法,只有坚守自然的中正之道,才能保全自身,得享天年。

遵循自然之道,那就不要去违反自然的规律,知道生命的有限,找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要去违背它,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若是只看到无穷无尽的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即便耗尽有限的生命,也追求不完心中的欲望,只会让自己的陷入困境。

庄子有一篇寓言故事《庖丁解牛》,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

一个普通的厨师,一个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没有什么章法,骨头和肉都是任意乱砍,这样损伤必然很大。

而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的刀都是避开骨头,用来割肉,不会去触碰骨头这样的硬物。

而庖丁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刀刃锋利得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

因为他把刀从牛骨节之间的空隙插入,薄薄的刀刃在缝隙之间任意来回运转,很快就把牛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

文惠君看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能,就很有感慨地说:“从你的这一番话中,我得到了养生的道理”

我们的身体就如厨师手里的这把刀一样,刀刃就是我们的精神。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还很锋利,因为他从来不去碰触那些坚硬的骨头,甚至连筋肉也不去碰触,只是在间隙之间穿行,却不损伤刀刃,这就叫顺其固然。

人若是想要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存养和保全,就要避开那些消耗我们的人和事情。

同时,不要让身体去碰触那些对自己有害的东西,不要让自己的内心陷入欲望的漩涡,不能自拔。

即便是为善,也不要沽名钓誉的去做,这样就能让自己的身心,从名利欲望的追逐中得到休息,自然能得享天年。

以上内容皆出自《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一生讲述了很多的寓言故事,他的智慧和思想通过这些故事流传至今,依然能为我们的心灵提供养分,点亮明灯。

庄子道德经老庄哲学老子逍遥游道家经典正版包邮精选¥5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庄子的思想和智慧主要记载于《庄子》一书中,他的一生喜欢崇尚自由,相传他一直都隐居在南华山,后来被唐玄宗封为南华真人。

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不同的版本,可以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自行选择。

1
查看完整版本: 庄子以无厚入有间的养生之道,若能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