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扫黄打非”办推出“护苗课堂”栏目,为孩子们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让孩子爱上读书。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地冻为凝结
拂晓冷风寒
今日,我们迎来立冬节气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这是说冬季自此开始
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
动物们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三候
古人定下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初入冬时水面凝结
但尚未形成坚冰
薄冰映着阳光的金光闪闪
在水中铺展开来
二候地始冻
等到天更寒一些
连土地也覆上了一层冰霜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古人认为
雉鸡在立冬后即化身为大蛤
这源于稚之毛色与蛤之壳色相仿
中华民族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象
可见一斑
立冬诗词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立冬节气的到来
就有不同的思绪
“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
许多人
畏惧冬天的凛冽严寒
但四时和明月
却都是诗人的好朋友
一个浪漫的人
眼里的冬天
不仅是皑皑白雪的风光大片
还有家的寒炉温酒
“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但当那繁花似锦的岁月褪去
我依然会陪伴在你身旁
“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陆游《立冬日作》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可以很小
但心灵和志向
却可以无限大
欣然面对冬天
就是热爱生活
立冬饮食
吃饺子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这补冬的规矩便是吃水饺。饺子两边翘翘,中间圆鼓鼓,看起来就像是人的耳朵,所以饺子也叫“娇耳”。因此一句“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便为吃饺子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一口下肚,从嘴暖到心,再一口,这份冬日的快乐就入了心骨。
吃鸭子
立冬,还有着“北吃饺子南吃鸭”的说法。萝卜老鸭煲,便是立冬日在南方经常现身的滋补佳品。醇厚香浓的滋味,温暖身心,开胃健脾。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立冬时节,人们一般会把绿白相间、剁碎的葱末放在小碟子里,再加点香醋、香油,拿其他食物伴着吃,爽口却不至于辛辣,温润身心,也算冬日美味。
立冬养生
立冬养生,当然不只是食物“补冬”,吃、喝、睡、行与情志都在养生之道。
早睡晚起以养神
立冬养生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早睡晚起。
起居养生重防寒
立冬后气温下降变化明显,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阳气,出现疾病复发、加重等现象。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对于老人、儿童最好在立冬之后穿一件贴身棉背心;同时做好足部保暖工作,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既能消除疲劳,又能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有一个成语
名叫“冬日可爱”
出自《左传》
形容人像冬天的太阳
令人感到温暖
借此时节
把它送给你
再好不过?
原标题:《护苗课堂|认识二十四节气——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