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古代名人轶事中窥探,解读道家方术的奥义
TUhjnbcbe - 2024/10/21 19:57:00

古代炼丹祈求长生术的皇帝很多,可有些皇帝求着求着,就不惜想些其他主意来辅助长生。最为有名的例子,就是明朝的嘉靖帝。嘉靖帝曾经迷信方术,便采集宫女的经血来炼制丹药。以至于宫女忍无可忍,伙同几个有怨望的妃嫔起来密谋勒死嘉靖帝。

在嘉靖皇帝即位中期,经常有一些太监奉诏来到了一处后宫的侧殿内。这些太监来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采集宫女的经血。

不过嘉靖帝这样的奇葩想法,虽然不是科学的,可嘉靖帝好道,而且这种行为来源于古代的道家方术,也就是道家房中术。

而道家房中术的渊源由来已久,在隋唐之际药王孙思邈便大力提倡男女合气道家方术的这种理论。

相传在新月或满月之夜,信仰方术的男男女女,就会来到一个祭祀仪式上来观赏一种叫龙缠虎斗的祭祀舞蹈。

从这些仪式场景中可以看出,这种道家房中术在古代也算是许多痴迷于此的人的一种寄托,而且在孙思邈那个时期是很普遍的。

而再把目光投射到公元前年的战国后期,秦国相国吕不韦座下的门客嫪毐为了自己的攀升富贵,便在吕不韦的授意下攀上了秦国的赵太后。

而谈到底嫪毐就是暗中依靠这份盛宠,才走上了秦国长信侯的爵位,并且权倾朝野,与相国吕不韦争一时高下。

而嫪毐为何能长期引起赵太后的兴致,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种说法,是说嫪毐此人体格雄壮,功能异于寻常男子,不然吕不韦也不可能推荐嫪毐到赵姬的宫中侍奉。

道家房中术的确是由老子的理论所创,嫪毐在这时也有些涉猎,但说起来,真正将道家房中术延续下去并有所创新的是寇谦之与葛洪等人,嫪毐学术仅仅是不精而已。

葛洪强调公开进行房中术,不过他也提倡要将炼丹术与房中术结合起来。因为葛洪认为,房中术要在服食丹药的基础上进行,甚至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在修仙。

在当时六朝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商贸发展迅速,有些繁华之地纸醉金迷,斗富攀比者大有人在。

从社会的这些生活处,便可以看出这种房中术的危害,或者说提出道家房中术的这个理论初衷是对的,不过随着发展,便渐渐地趋于腐化。

而道家房中术的初衷本就是立足于养生,而只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为的添进去一些腐化因素,而导致道家房中术变得奇闻百出。

当然这种腐化一直是到明朝嘉靖帝时期才愈演愈烈,而且很多的道家术士都想着进献丹药,来达到大富大贵的目的。

不仅是嘉靖帝要吃丹药求长生,还包括明光宗朱常洛,甚至是明仁宗朱高炽这些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历史上吃丹药而死的典型代表,他本就体弱多病,又由于吃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那丸丹药,开始觉得身体大有增补,随后也就是回光返照罢了。

而明光宗朱常洛在此期间,他也耽于美色,日日恣意。所以再加上吃丹药,他的死也就十分正常了。不过这件事涉及到明末三大案当中的红丸案,而这个红丸案的大概过程可以分析一下:

在泰昌元年,朱常洛在登基大典的第十日,他便一病不起,而其中的原因正是因郑贵妃给朱常洛献上了八个美女。随后朱常洛病了,朝中大臣便开始出主意。

而这时先招了崔文升治病,崔文升这人本是郑贵妃的心腹,便奉郑贵妃密令,他给朱常洛配了些大黄这种泻药。

导致朱常洛身体继续不振,随后鸿胪寺丞给朱常洛上了一颗求取来的红丸。

而朱常洛也就听了李可灼对病情的建议,也就准备服下此丸。不过这时有两个大臣对李可灼的献药有所担虑,可经宫人催促李可灼便现场制药,不过片刻,便让朱常洛服下了。

服下后,朱常洛感觉到很是舒畅,随后李可灼又建议到,一颗红丸药性不够,需要再服一颗。

而且这时朱常洛也催促,便让李可灼再献一颗红丸,而朱常洛这次服下后,不到两日,直接暴毙。

至于朱常洛后续那些内阁大臣如何声讨要追查此事,倒无需议论。不过可以看出,道家房中术在明末,从嘉靖帝到泰昌帝已经是走向腐朽。

很多方士只会借这种已经不是实际的道家房中术的幌子来骗人。而明朝之后,到了清朝也有皇帝似乎陷入了道家房中术这种腐化的延续当中,不过谈到底这种行为与道家房中术已经不着边际了。

而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道家房中术的真实面目:这表面上是一个由不知廉耻的巫觋行为到所谓文明的积极转化,而实际上却是权力机构利用“性”这一话语对道教的身体与思想的规训,同时也是道教作为制度宗教政治化的必然性的“屈服”选择。

巫觋是指女巫与男巫,而这段话中,明显地指出这种道家房中术是被权力利用了,而且也可以说这种利用是心甘情愿的。

而在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感受到去粗取精的必要性,因为这是对文化的尊重,对文脉的合理传承。

请大家多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古代名人轶事中窥探,解读道家方术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