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5分钟,请耐心阅读理解
中医的奥秘在于辨证,古有医家不明阴阳寒热,一派温补之药,比如张从正时期,多为战乱流行,频频发生,当时治疗流行温补,而且是滥用,即喜补恶攻。造成了不良后果。
于是就出现什么情况啊,就是该泻下的不泻下,反而是继续补,因为环境大趋势呀,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逆流而上呀,压力很大的。
张从正就是这样的人,而且是清醒的人,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就是说养生,一定要通过食物来进补。
那治病一定要药来攻,这是根本!
多清晰的思路啊,大家可以看看,这其实就是中医,该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吃饭,吃符合你的食物来补。但是要注意一点,补药有时候也有必要,多用在虚之极的时候,大虚的时候!光吃食物补不过来了,需要吃药,这时候就需要温补了!
张从正呢,还提出“气贵流通”,壅滞则病,正是如此。明明没事,乱吃补品,或自己没按医师医嘱自己吃补的,造成气机不畅,不流通了,堵在那里了,自然也是生病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