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冬吃萝卜夏吃姜黄帝内经虚邪贼
TUhjnbcbe - 2025/2/6 16:47:00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为何“冬吃萝卜夏吃姜”?请看《黄帝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句很有名的养生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我们的饮食养生,很多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为什么要冬吃萝卜夏吃姜呢?他们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其实,想要明白为何要这么做,就不得不了解《黄帝内经》里的一句名言,那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如果能理解到里面的“虚邪”是何含义,则这所有的疑问,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虚邪:

我们知道,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有内因外邪之分。所谓“邪”,也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气”,侵袭人体引发某些疾病后,才被称之为“邪”。因此,邪其实本身就是正常之气。例如我们常说的“风寒暑湿燥火”,既是正常之气,也会在某些情境下成为“邪”。

既然外邪能够突破机体的卫气防护、侵袭人体,为何还会有“虚邪”的说法呢?这个“虚”,可不是我们常说的“身体虚”的意思了。比较通用的解释有两个主要方面:

1、邪气本身并没有虚实之分,只是因为外邪侵袭人体,是由于机体的正气有不足,这个“虚”,指的是正气的虚;

2、邪气所来之处,偏离了其正常的“故乡”,这个说法稍微深奥一些。举个例子,“火”本属南方之气,如果来自北方,那就是和它本来的属位刚好相反,所谓“逆时”,也就叫做“虚邪”。(这里只以一个极端的例子,大多数情况可能没有这么明显);

因此,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所谓的“虚邪”,并非指外邪的虚实。而是说,要不就是机体的正气之“虚”,要不就是外邪逆时而至。这就是“虚邪”的大致含义。

了解完虚邪之后,我们在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冬吃萝卜夏吃姜”。细心的朋友是不是已经知道大致原理了呢?

冬吃萝卜:

我们知道,冬天的主气是“寒”,而我们人早就知道冬天要做的是防寒保暖,这一点无论古今,趋利避害乃是人类的本能。于是,冬天烤火,吃更多温热的食物,饮食厚味也是为了给机体提供更多的热量,这时候的“寒邪”,相对来说其实反而比较难侵袭人体,因为我们已经在“有备无患”嘛。

反而,在冬天烤火、吃辛辣食物等等,使我们的身体更容易受到“热邪”所伤。因此,一般来说,冬天防寒做得更好的人,体内更容易滋生“火热之气”。

这一点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天寒地冻的时候,室外冰天雪地,我们窝在室内,烤着火,吃着火锅,满头大汗,寒邪能侵袭到我们吗?显然不会。如果我们不小心,反而会更容易上火等等。

而萝卜则有消食化滞、健脾理气之功。在冬天吃多了辛辣厚味,适当吃点萝卜,一来健脾理气,更好消解体内的积食化热;二来萝卜性味甘凉多汁,入肺胃二经,确实能清理二经郁热。而“热”本是夏季的主气,冬天的“热”则属于虚邪了。因此,冬天吃点萝卜,是很好的养生方式;

夏吃姜:

夏天外界气候炎热,和冬天防寒一样,我们人类在夏季会更好地防暑降温。以前是居住在更阴凉的地方、在中午阳光厉害的时候减少户外活动。现代人就做得更好了,空调冷气、冰冻冷饮等等,几乎随地可见。

而在夏季,人体自身的阳热之气会外越发散,以满足“生长”之势。阳气外越之后,体内自然相对更为“阴寒”,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伏阴”。因此,在夏季最常见的是哪些问题?寒湿犯脾,比如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等,都在夏天更常见。因为寒湿之邪为冬季的主气,夏季的寒邪就属于“虚邪”了。

而在夏天吃点姜、吃点生姜,因为生姜性味辛温发散,其性是“走而不守”,非常有利于体内伏阴之气的发散。伏阴之气被发散之后,外界的“虚邪”——寒湿就难以侵袭人体了。这就是夏吃姜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养生谚语,重点介绍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大致含义。

关于“避之有时”的内容,也远不止冬夏两个方面,我认为,四时八节都有其对应的例子,重点在一个“有时”。意思就是说,只要有虚邪存在的可能,就得做好“避”,也就是防备。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养生之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吃萝卜夏吃姜黄帝内经虚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