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以中医药相关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和文化等领域服务出口为特色的中医药企事业机构,是实现中医药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由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的培育、规划与引导,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优化我国服务贸易机构,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潜力巨大的民族健康产业。建设一批以出口为导向,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基地对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旨在着力完善发展环境,形成部门政策合力,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有序扩大基地范围,抓好政策落实,支持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这对中医药行业以及中医药服务出口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教授张弓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来说,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医药的国际认同,以此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销售。
中医药服务出口方面,支持基地巩固境外消费模式传统优势,大力吸引境外消费者来华接受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文化体验等服务,重点拓展跨境提供、商业存在模式,发展远程医疗,积极开展科研外包服务,鼓励并支持基地建设综合性海外中医药中心。支持基地开展中药产品国际注册和专利申请,打造国际知名服务品牌,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中医药服务出口模式创新,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推动“互联网+中医药”等新模式加快发展。
鼓励基地积极与国际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康复、养老、健身、养生保健与休闲旅游、特色餐饮等融合的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在鼓励投资合作方面,充分借鉴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允许并鼓励基地与有关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合作投资中医理疗、康复、培训、宣传、国际推广等机构。鼓励境外并购,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