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耕文化的起源地
中华文明的生产力基础是农耕文明与手工业文明,其源头为黄河流域,因此史学界常常把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山西是中华农耕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药茶所用原料主要为药食两用植物,主要来源于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药茶的制作则需要相应的工具,如发酵过程需要陶瓷工具等。因此,山西早期农耕技术和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成就了山西药茶的前世今生。
2.本草文化的发祥地
中医学把药物学称为本草学,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之所以定名为《神农本草经》,就是对炎帝神农在医药领域奠基人地位的充分肯定。
神农不仅是中医学和本草学的始祖,而且是中国茶学的先行者。
所谓药茶,实质上是以药制茶、茶药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本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具有清晰而完整的发展脉络。
山西既是本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野生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养生文化的原创地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茶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于中医药理论特别是本草学理论,是天人相应的养生文化、致中求和的养生文化、顺应四时的养生文化、异法方宜的养生文化、重视未病的养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创新意义。
原来,养生的要义在于顺应自然、顾护精气、调理气机。
————摘自《山西药茶》
明日为大家介绍萌芽——从神农到魏晋的实践探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