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不是反映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小雪节气,我国东南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小雪三侯:
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虹藏不见》徐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小雪的花侯:
一侯山茶;
二侯寒兰;
三侯吉祥。
吉祥草王冕
得名良不恶,潇洒在山房。生意无休息,存心固久长。风霜空自老,蜂蝶为谁忙?岁晚何人问?山空暮雨荒。
小雪时节,天气寒冷,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心脑血管、胃肠病等疾病。
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饮食上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羊肉、牛肉、腰果栗子、山药、黑芝麻、黑豆等。要持之以恒进行锻炼,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
和小雪有关的古诗词如下:
1.《夜泊荆溪》(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2.《春近四绝句》(黄庭坚)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3.《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黄庭坚)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4.《初寒》(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5.《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6.《小雪》(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7.《小雪》(宋·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8.比年十月君初来,梅花破雪迎君开。
——(宋)华岳《送商府判》节选
9.便有早梅随早雪,一枝笑看万花摧。
——(宋)杨万里《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节选
1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节选
11.忆在江南处士家,每从雪里见横斜。
——(元)刘崧《出赵村闸为魏鉴题墨梅一首》节选
小雪的锻炼小知识:
1.别起太早!谨防心梗!
小雪前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
专家强调,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尤其中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天气寒冷会使人的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防病对策:
小雪前后,可以稍微晚起一点,睡个懒觉。
另外,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2.别运动过量!谨防脑梗
中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
在小雪节气,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小雪做好“两清一补,来年身体壮如虎。
许多人都以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实不然。气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1,清内火:生吃萝卜熟吃梨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一些人喜欢吃火锅等辛辣食物,这些都容易让人产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为了防止温热过度产生“上火”,生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煮熟后的萝卜则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冬季补益的时候适量的吃些萝卜,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吃生。
另外,小雪后气温下降,人们便急着添衣进补,可能还来不及清泻虚火,就将其包裹在体内了。加上天气干燥、雾霾频发,最容易引起肺火旺盛,出现咽喉干痛、燥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此时不妨试试吃熟梨。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还有止咳的效果。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食疗方供大家参考:取大梨1个,蜂蜜60克;将梨挖洞,去梨核,装入蜂蜜;置于大碗中,隔水蒸熟吃。每日服用1~2次。
2.清抑郁:多晒太阳、多吃果蔬。
小雪节气里,天气多阴冷晦暗,光照较少,加灰霾不断,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阳气,特别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从西医角度说,阳光能帮助合成5-羟色胺,有利于克服抑郁。同时,也能借助外出的机会多与人沟通交流,舒解心结。
适量的吃些香蕉、菠菜等果蔬,也有助于改善情绪。香蕉中含有能够帮助人脑产生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快活;菠菜等深色蔬菜含有较多叶酸,对改善不良情绪也有裨益。
3.补肝肾:按摩太溪多吃黑
小雪后,北风成为常客,天气寒冷,万物收藏蛰存。顺应节气变化,要注意滋补肝肾。
《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意为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人体补阴要穴,刺激此穴可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按摩下,或者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足,可自行对太溪穴进行按摩,效果更佳,以出现酸胀度为佳。
饮食调养可多吃黑色食物,因其入肝肾二经,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对于怕冷的人,尤其是女性,还可适当吃些核桃。
建议多喝热汤,如白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
小雪节气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每天多睡一小时,有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
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涌泉穴。
对24节气保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购买图书学习一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
祝我们都可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