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营销人”钟睒睒火了,
因为农夫山泉已获准上市,
而钟睒睒持有农夫山泉87.44%股份。
一旦农夫山泉上市成功,作为养生堂、农夫山泉、万泰生物这3家企业的第一人,钟睒睒的财富有望超过许家印,高达亿。(许家印福布斯富豪榜34位,亿美元)
钟睒睒的名气与马云、雷军等人完全不同,前者在广告界出名,后者则是企业家。
“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在当年堪称经典,而农夫山泉的品牌定位、广告策划据说由钟睒睒一手打造。
年,农夫山泉营业收入亿,占全国品牌水饮市场份额的34%,位居第一。
连小学都没毕业的钟睒睒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学就辍学的营销大师
年,钟睒睒出生在浙江杭州,父母都是地道的知识分子。
由于家道中落,贫穷使得钟睒睒在小学五年级时被迫辍学,出于生计当上了泥瓦匠。
年高考恢复后,连最基础的代数知识都不懂的他也参加了高考,两度落榜。“条条大路通罗马”,钟睒睒最后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去了电大。
电大毕业后,钟睒睒在《浙江日报》农村部做记者的经历,对其日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5年里,他跑遍了浙江八十多个县市,采访过多位企业家,其中有好几位都成为了他创业的合作伙伴。
辞职下海,做啥亏啥
年初,国家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钟睒睒当即决定停薪留职,下海淘金。
因此,种蘑菇,成为钟睒睒在海南最早的创业项目,这还得益于他在报社农村部积累的人脉。但由于气候原因,根本不适合蘑菇的生长,很快败光了钟睒睒所有的投资。
而后,钟睒睒尝试过其它生意,可依然不顺。
今天靠府城卖窗帘积累了几万块钱,明天又在万泉河养对虾赔了,钱没挣到,人脉经验倒是积累下不少!
与宗庆后的那段往事
年,杭州娃哈哈集团在宗庆后的带领下已产值过亿,风光无限。
这一年,钟睒睒的身份是娃哈哈口服液在海南和广西两省的总代理商。
由于海南是新开发的经济特区,娃哈哈对代理方面有优惠价格;另一方面,娃哈哈口服液当时在广东热销。
于是,钟睒睒搞起了“窜货”,把在海南低价拿到的娃哈哈口服液,拉到广东省湛江市,高价销售。
因为此事,他与宗庆后闹翻。
如今,农夫山泉和娃哈哈是竞争对手,但是外界对于钟睒睒的不实传闻,反倒是宗庆后都站出来为他声援。大佬们的情商让人有点看不懂。
第一家企业:养生堂
丢了娃哈哈的代理权之后,钟睒睒一度无所事事。
一天,他和一个朋友约在海甸岛的一家饭店吃饭,他发现几乎每桌客人都点了养生汤,原来那是用海南当地的特产鱼和鳖熬制的养生汤,既美味又营养,很受欢迎。
“养生汤好卖,那我就做养生丸!”钟睒睒灵光乍现。
年10月,钟睒睒在海口成立了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随即聘请了三位中医药大学的专家花了8个月的时间,研制出了“养生堂鱼鳖丸”。
短短一年时间,养生鱼鳖丸就从海南卖到全国,钟睒睒也因此赚得了人生的第一个万。
随着养生堂的声名远扬,钟睒睒相继推出了让万千女性着迷的“朵而胶囊”、“清嘴”、“母亲牛肉棒”等十多个脍炙人口品牌和产品。
目前,钟睒睒直接持有养生堂98.38%的股权,还通过其个人独资的杭州友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养生堂1.62%的股权。也就是说,养生堂由钟睒睒%持股。
深谙暴利之道与情感共鸣
在保健品“泛滥成灾”的90年代,养生堂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钟睒睒有一套自己的经商秘诀:
第一:一个小企业要发展壮大,他所经营的种类必须具有唯一性,而且必须是暴利的。
第二:品牌及营销上要保持一致性,要会讲故事,能引起情感共鸣。
年推出“朵儿胶囊”,一则30秒的电视广告轰动了整个市场,没有一点特效,但几乎人人都能背出朵儿的广告语“朵儿胶囊,以内养外补血养颜……”
年依靠“母亲牛肉棒”的故事来打响市场,推出母亲牌牛肉棒,至今十余载,仍活跃在牛肉干品牌的一线。
不得不说,钟睒睒真是厉害。
开启水战,好品牌+事件营销
年,钟睒睒回到杭州建立了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农夫山泉的前身)。
千岛湖的水质是好,各种指标过硬,但彼时市面上的娃哈哈,康师傅等饮用水品牌竞争已是十分激烈。但钟睒睒并没有放弃,且打出了一手好牌。
“健康!还是健康!只能是健康!”
于是,“农夫山泉”横空出世,光看其字就给人一种身处大自然的纯净感。
其广告文案的“味道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农夫山泉的成长史,就是钟睒睒开战的事件营销史。
年的纯净水大战,直接单挑了全体纯净水企业。
年的“水的酸碱性讨论”话题大战,瞄准康师傅开炮。
两次大战后,农夫山泉受益巨大。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农夫山泉系列产品销售第一次突破了百亿。
花不到2千万买下的万泰生物,市值已超千亿
顶着“国产宫颈癌疫苗”第一股光环上市的万泰生物(.SH),今年4月29日以12.60元/股价格开盘,当天股价涨幅高达44%,次日起,股价迎来连续不断的涨停局面,截至8月3日,股价已达到.61元,市值超千亿元。
万泰生物成立于年,最初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后被港资企业收购。但因经营状况不理想,万泰生物被不断“卖身”,年9月,钟睒睒仅花了万元,便从港资手中买下了万泰生物95%的股权。
与农夫山泉类似,直到上市前夕,钟睒睒仍牢牢控制着万泰生物80%的股份,上市后,其个人持股比例在75%左右。如此算来,仅万泰生物这一家企业就给钟睒睒贡献了亿的身家。
还记得在年的一封信中,钟睒睒这样写道:“钱,仅仅是钱还是不够的。我的目标要高得多。”
如今,钱大概是够了,不知道钟睒睒的目标实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