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達叔,一個立志用現代語言聊中醫的愛好者,不講術語,不說黑話,力求用最簡單的語言說明白中醫,重點說明白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還請大家多多支持,關注「達叔聊傷寒論」,學中醫,用中醫,為家人和自己建立第一道健康屏障。
----------------------------------------------------------------------------
古語雲:為人父母者不知醫謂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這句話現在已經不可考其出處,但在《論語·為*》篇中有“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句話歷來解釋很多,但無論何種解釋,都離不開疾病、父母、孝子。當然這句話並不是讓人人都要學醫,而是說要知醫,知醫是說我們除了要有基礎的醫學常識,還要知道醫的道,醫的方向。
人體是迄今為止最精密的儀器,精密到最尖端的科技也無法窺探其全部的秘密,我們可以不用管理呼吸、心跳,可以自動的感知饑餓、口渴,可以吸收消化食物,並排出廢物廢水,可以提供能量給大腦思考,也可以通過睡眠供身體關機重啓。但再精密的儀器也會損壞,也有故障的時候,所以原始人和動物一樣,首先是靠直覺或意外發現植物可以療癒傷口、治癒疾病,繼而在生活中不斷發現、總結這些植物的藥用價值,在漫長的進化中,有些在基因中留下了記憶,有些在口頭和文字中得到傳承。
人體是偉大而精密的儀器,而人類更偉大之舉則是發明了醫學來對抗儀器的故障與失靈,通過醫學,讓人類文明得以傳承和延續。那麼在當今醫學發達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學醫?首先,醫療資源還是不足,大醫院、名醫院掛號難,看病貴、床位難求也是普遍共識;第二,很多重大疾病在一開始,都是小毛病,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因而總是忽視和忽略,長期積累會進一步發展為重症;還有些問題,可能會遇到誤診,錯治,變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在SARS、新冠肺炎等重大流行性疾病發生的時候,醫療資源被嚴重擠兌,懂中醫、用中醫就變得越發的重要,此時不僅可以在病勢初期就能發現並治療疾病,不用再去醫院排隊,而且會令人內心平和沒有恐慌,穩定的情緒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事實證明,中醫在新冠肺炎期間,不僅在方艙內阻斷了輕症轉向重症,緩和了下游對醫療資源的擠兌,也使部分重症患者轉輕症,直到治癒,這方面的官方報導很多,大家可以找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採訪仝小林院士的文章看看,治療過程中對照組的統計學意義都有,此處我就不再贅述了。
此次新冠肺炎指導藥方中,出自《傷寒論雜病論》的可以說占絕大多數,“排*清肺湯”即由書中四方組合而成。《傷寒論雜病論》成書於漢末,技術性內容占全部內容的90%以上,書中基本沒有什麼中醫理論。所以沒有什麼古代哲學、文化基礎的普通人也能看懂。事實上,它更像一本人體維修說明書,只需照著操作即可,對中醫愛好者入門學習非常友好,所以我認為中醫入門,應從《傷寒論雜病論》開始。
關注「達叔聊傷寒論」
為家人和自己建立第一道健康屏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