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热水,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文化法宝
TUhjnbcbe - 2020/11/22 14:50:00

多喝热水包治百病,虽然更多的时候是年轻人口中的一句调侃,但不得不说热水真是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曾说,在国外看见喝热水的一般都是中国人,喝热水已然成为中国人的标签之一。

从饮茶品茗、煎药喝水,到泡澡泡脚、热敷桑拿,生活中随处可见热水的身影。

中国人与热水的千年情结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

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

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

除了喝热水,中国人还要洗热水澡,泡热水脚,推拿按摩后还要热敷,通经活络。

晋代《肘后备急方》就有对泡脚的最早记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帝,更是将足部养生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汤”指的就是泡脚。

热水为健康加持

苏东坡说:

“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陆游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浇汤”。

促进血液循环

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人体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温阳暖体的效果。

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后,全身血液流量会增加10~18倍。

加快新陈代谢

水的温热作用能刺激人体激素的分泌,比如甲状腺、肾上腺激素等,从而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以便体内的垃圾、*素等更好地排出体外。

当你感到皮肤温度增高,身体微微出汗,不要担心,这更有助于*素的排放。但如果身体大量出汗,皮肤出现灼烫感,就要注意水温是否过高,以及身体是否其他疾病。

消耗身体热量

泡热水澡能放松身心,恢复肌肉弹性,还能消耗大量热量。

据研究发现,泡澡1个小时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步行半个小时。所以许多人会在睡前洗热水澡或者泡热水脚,这样会让睡眠更踏实更香甜。

增强呼吸功能

喝热水能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十分有效。

此外,吸入水蒸气有利于口腔、鼻腔黏膜保持湿润,不仅能阻止感冒病*的入侵,还能帮助清除肺部黏液。

在生活中,许多歌唱家、播音员在用嗓之前都会喝热水润喉,平时生活中也多以热水护嗓。

消除大脑疲劳

当体内积累了一定的“沉积物”时,人就会感到疲劳。

洗热水澡、喝白开水能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使人感到疲乏的物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同时还能抑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缓解局部疼痛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

热敷能增加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局部疼痛。比如痛经时可用毛巾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减少疾病发作

泡脚对全身各脏腑都有保健功效。

脚上的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则与胆、膀胱和胃有关,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利于全身提神健气,预防疾病。

养生有“度”

热水虽好,过犹不及!

喝白开水、泡脚等有一定的健康益处,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

40℃水最合适。

有关专家建议,喝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40℃左右的温开水最好,既不会过度刺激肠胃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尽量避免喝反复烧开的水,以免摄入有*害的亚硝酸盐,即使是使用饮水机,也最好“随喝随烧”。

正常人一天至少摄取毫升水,糖尿病和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而定。

晚9点泡脚最养肾。

晚上9点肾经气血较衰弱,此时泡脚能滋肾明肝。姜良铎说,水温以40℃~45℃、感到暖和舒适为宜,水量应淹没脚踝,泡10~15分钟,直到全身微热、开始出汗。

泡脚时,还可以用纱布包15~20克花椒放入水中,并用手缓慢按摩双脚。

泡完应立即用毛巾揩干,注意足部保暖,不可再受寒。

5分钟简易眼部熏蒸。

用眼过度者,可采用熏蒸的方式给眼睛做一次“桑拿”。

将热水或者热茶放在眼睛下方,利用水蒸气润泽眼睛,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盛热水的器皿不要离眼睛太近,以免烫伤,眼睛感觉温热舒适即可。

图片整理自网络

▼喜欢你就点个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水,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文化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