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武林奇葩自然门
TUhjnbcbe - 2020/11/28 19:42:00

一)自然门与学问自万籁声先生《武术汇宗》一书问世以来,武林中人方知有“自然门”一门武学,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自然门人物之所以如此杰出,除了其本身武功独到精纯外,很大程度可能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三杰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四书五经》徐矮师是无所不精,并能通晓老庄学说,其汉学程度之深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杜心五与万籁声那就更为奇巧了,杜早年入东京农业大学,万则投学北京农业大学,而且由于好武而喜山,都是学森林系,都受过科学的程序训练。由于徐矮师有学问,才能在浩瀚而繁杂的武学中通过不断地筛选,熔练,并以古道家学说为依据,创此自然门武功。由于此门的哲理很深,而后学欲练成功,同样非得有大学问不可,这也许是自然门百十年来不能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吧!因为有学问,头脑思维才能广博,才能悟得深,悟得透,而悟性恰恰是练好自然门的关键。自然门总诀曰:“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初从文字看,似乎也不难理解,但细而嚼之则又不尽然。杜在题赠万的条幅上有这样的话:“矮师每于教授时,必喃喃念此数语,数十年来身手似有变化,而年之哀,始悉矮师之神入*出俱在此数语中”。大师通过数十年的磨练思索,方始领悟个中三味,可见其中奥妙无穷,哲理颇深了。(二)自然门源流自然门由徐矮师单传杜心五,再传万籁声,至今不过三代三人,未能广为传世,此实阳春之曲和者寡,究其原因,除须要很深的文学修养外,即是自然门本身的独特型式与训练程序。因为它与人们的习惯视野所见实在大不相同,很难为人所接受,而学好自然门非得有四年以上的少林武功基础,再练十年纯功方可成功。也就是说在练此门之时,其以前所学全皆废弃,以就纯守,就此一点亦使人畏而却步了,故很多武术名家虽拜其自然门下,仅求其名,未符其实而已,此类之人实不胜枚举。而心五公长子杜修嗣,其女杜玉莹、女婿陶良鹤,虽能禀呈家传,惜未窥全豹。另外,郭君风、李丽久、彭玉麟等人,仅知一二。今人后学之士,能禀受自然门一脉衣钵而领衔诸同学者,武林同仁将拭目以待。
  
  
  
  
  
  
  
  
  
  
  
  
  
  
  
  
  
  
  徐始祖
  
  
  
  
  
  
  
   (相传自然门徐始祖乃四川人氏,人皆不祥其名,只知姓徐。因其身形矮小,下颌刚甫桌面,故俗称“徐矮子”、“徐矮师”。在此之前,中华武术有南北二派,内外两家、少林武当峨嵋三大门,武林中三百六十拳种,其中均未闻有自然门者。“徐矮子”自幼年起即习练各种软硬功夫,翻筋斗、走软索等无所不习,内外家、南北派无所不通。成年后遇奇人传授,并开始闯荡江湖,遍访名师高士,技艺始得大成。因其身材矮小且貌亵,不为人重,故而隐居深山大川,潜心研究技艺,综其所学,对各种门派的武术进行潜心研究,并独僻蹊径,熔合各派精纯之长于一炉,始创独特武术拳法,并自命名为自然门。自然门武术创世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虽然时间不长,徐矮师却挟此自然绝技闯荡江湖,不断对自然门拳法套路进行完善,使其功夫已臻出神入化。据传徐矮师能踩水而行,如履平地,一夜之间常飞步往返于湘川大山之间,可谓天盘功夫。“人不可貌相。”这是古往今来的至理名言。身怀绝技的徐矮师就有高徒杜心五偷袭的故事。清末民初一代侠士杜心五,早闻徐矮师之侠名,并经友人举荐,拜门习艺。然而杜心五见“徐矮子”人猥琐幺瘠,故不甚礼待。而徐矮师并不计较,终日手持小旱烟袋蹲于凳上吸烟而已。杜心五心里一直想试探其艺深浅虚实。一日,徐矮师熟睡之机,杜心五持单刀潜入房中,见其卧睡正酣,猝然劈下,眼见砍着其身!然而徐矮师忽然翻身里向,鼾声如故,不加丝毫理睬,而杜心五的刀却砍断了徐的枕头。杜心五后来还有几次在训练或切磋中都有意试探偷袭徐矮师,却从未能一沾徐矮师之衣襟。杜心五自此五体投地跟随习艺八载,恭谨尊师,成为门内弟子流传的佳话。据传,杜心五是徐矮师收授的最后一个弟子,师徒情深八年,至峨嵋山修行后不知其所终。)
  
  
  
   
  
  
  
  
  
  
  
  
  
  杜心五 (杜心五(~)武术家,又名星武,字慎愧,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湖南省慈利县人。家世业儒。自幼文武双修,9岁拜师从严克习文练武;后又从数名拳师习少林拳械与鹰爪拳、梅花桩以及运气站桩等,13岁时已有武名。后从四川峨眉异人徐霞客(又称徐矮子)习自然门武艺8年,尤精此艺。自然门技击拳艺乃实实在在,无多余程式,无花拳绣腿,实用价值强。心五谨遵师命,走镖川、滇间,寻师访友,接受磨练与深造,功夫精进,以腿功著称,尤精轻功与速行术,世有“神腿”之称。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历任北京农业传习所气象学教授、北京西郊农场技正、民国*府农林部(亦说农矿部)佥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心五在家装疯,人称“杜癫”,至此闭门谢客,潜心学道。年复出,在重庆任全国人民动员会主任,赴各地发展*、会组织,与日伪*特周旋。30年代初始收徒传艺,弟子甚众,多怀绝技。名徒有万籁声、郭凤岐、陶良鹤、李丽久、胡亚夫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长沙,任湖南省**委员会顾问、省人民*府参事、省*协委员。晚年练辟谷功,并继续传授武术。德高望重,饮誉武林。年因旧伤复发,咯血而逝。)
  
  
  
  
  
  
  
  
  
  
  
  
  
  
   万籁声
  (万籁声是一代爱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省*协委员。他年出生于湖北,年毕业于北平国立农林大学,年入闽,年定居福州。他先后授徒名,培养出众多全国冠*和武林高手,年8月去世。武术家万籁声,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原名万常青。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州神枪手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赵鑫州是位彪形大汉,虎背熊腰,练得一身好武艺。万籁声学了三年少林六合之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他抱着好奇之心前往拜访,从头到脚将杜心五打量了一番,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削瘦,衣衫褴褛,满嘴疯话,行为放荡不羁,但两眼炯炯有神,知道不是等闲之辈,便要拜他为师。杜心五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什么武术,你还是赶快走吧。”万执意恳求,几次往访。杜心五终于被这位求学心切的青年的诚意所感动,便收了他。原来杜心五练的是自然门内功,此门功夫历来只单传不传其二。万得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百川、王显斋、王荣标等名师,均得到了他们的传授。万当时在读书和任教的八个寒暑里,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练武上。他除了擅长少林六合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其他各大门户如行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功法无不涉猎。
  (三)自然门特点自然门是一种由博而匀而精的上乘内家功夫,也可以说是技击格斗的精华。它的整个内容与训练程序看来虽然只有些许,然而我国各族武术、气功,拳术的精华,无一不包罗、无一不备载,自然门剔除了多余的程式,牺牲了花俏的表演,整个真旨都是实实在在地为着技击服务,它不在一招一式上刻意追求,更不讲究死练一拳一脚的绝招,因为这样虽有一技之长,但无形中就把自己局限在招式之中而难以解脱,在瞬息万变的临敌之际,被束缚的大脑与肢体是不能应变自如的,因此,决不可能成为上乘的武术技击家,只可抵笨汉、打俗人,不足与高手敌。自然门避免了这些弊病,注重内在的精、气、神、实质的锻炼,正如拳诀所言:“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全面施以利用,动哪有哪,无中生有,任意所为。既有长腿出击,又寓短手自保,无一处不可击打,无一处不可防守,正是“浑身都是机关枪”之谓。而在平时练习时只操功夫,不问打法,任其水到渠成,自悟自明,不失自然本质。另外,自然门精义,简而言之即是“寓警意于打”,所以从最初的基本功开始,老师无刻不与学生对击演手,随着功夫的长进,这种形势就越激烈越实在,长此以往,无论临敌经验与击打意识均可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由于自然门极重内外兼修,动静相宜,故暗合金丹大道,而一招一式无不在自然之中,决不勉强逆行。所以修练此门越练身体越健,越老身体越强,功夫随之亦臻入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上乘境地。(四)自然门气功整个自然门不妨用“气功”二字概况,它不论从基本功,或是自然拳套路,各种手法腿法,以至最后之归根,无不讲究练气,而练气的要诀则为“以意导气、以气为归、意到气到、意止手上”。在练自然门功夫时,应严守“不固执以求气,不着意以用力”的法则,一任自然。自外功入气功后,两年半歇火性,在此期中,觉胸际气闭,时上时下,久之渐下,但一大臻,即又浮起;目光渐清,而睡时或醒后,时有虚惊,此乃气元归根未固之故。继则神志安定,自横膈膜以上,五脏均感清凉,极为愉快,似觉别有天地,而眼帘亦陡然卷起,有如猛虎,目现琥珀光,可以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是后始算气功入门。再则渐臻佳境,渐练身体渐轻,但轻而有根,软而有硬,随意所如,无往不适,此即为自然之境,而自然门气功最大之归根,即“气归丹田,勿忘勿助,似有似无”。一洗少林刚毅,一改武当柔弱,而成一有刚有柔,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内家武功,应于技击,倾刻可制敌于死地;施于健身,耄耋之年可保不衰,此即谓自然门之气功。
  
  
  
  
    (五)自然门歌诀
  总诀:“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初功走圈格言:“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
  打法十九字:“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神妙至于上乘。”
  手上格言:“扣如钢构刺如刀,摓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拳手不能逃。”步法格言:“闪如清风,躲如抽鞘”。短手八字:“挥、劈、撩、砍、腾、搂、闪、展。”身上十五字:“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软硬功夫:“掌须断石,骈须穿极,跕须破竹,手似铜钩,身如铁石,硬则如钢,软则如胶,重则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自然功夫:“出手软如绵,上身硬似铁,劲有明暗,法有粘闪。”上乘之境:“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穴寻源渊。”(六)自然门功基①腰腿功夫:自然门很注视腰腿柔软灵活的练习,从小即练各种压、摔、踢、抛等腿法、下腰、横直劈叉,还有青象吸针(图①、②),倒八字(图③),正八字(图4)等式。走软锁,翻筋斗,拿顶,泥地练功。冰上习武,水中练腿,把腰腿练得折叠如绵,肢节活脱,当年心五公即可随意把反腿钩挂于脑后,而万老先生年介八旬,至今横直劈叉可任意所为。 
  ②矮裆走圈:矮裆走圈是自学自然门的关键基本功,很容易被忽视,在一般人看来,它是十分不起眼的,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其动作是,先走内圈手(图⑤),矮档下式,手为自然虎爪状,掌自内圈出,一步一手,眼平前方,意守丹田,呼吸自然,绕圈而行。(切不可配合呼吸)先从百步开始,继而二百四百步,半小时一小时,如能每晨习至两小时以上,其功就有初步成绩了。人或要问,这内圈手功夫其功效是用于健身,还是施之于应敌呢?答曰:“皆可”!它的作用起码有三点:人的衰老有这样的说法:“人老先由腿上见,背驼腰弯手杖添”。产生这种老年性病痛的原因,主要是骨质疏松和肌力下降,而矮档内圈手走圈对下肢与躯干部的肌力有很大的刺激性,并加强了血液循环,保持了关节的灵活性。由于姿势的低下,动作难度加速了心脏的搏动与呼吸次数,这样对心肺功能亦是很好的锻炼,读者如能每晨随意练习数圈,必将有益身心健康,此其一。由于矮档内圈手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倾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此其二。因虚浮之气已被练下去,歇尽了胸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俗话说:“眸子练得精,打人占上风”,可见练眼之重要了,此其三。当然,此式之功效,远不止此,而在各人自悟自明了。走完内圈手,继而变化手法,即*头手(图⑥)。*头手是虎爪推出,有阴阳之分,阳手自手背推出,阴手自手掌推出。如此再续加踢腿式的练习,先跕后骈,到此就相当困难了,不是短时期能达到的。
  
  
  
  
   ③子母球(图⑦):此球为铁所制,分大小两只,故名子母球,在练好内圈手的基础上,进而可练此球,手法有:“抓、抛、斩、切、刺、刷、点、拿等。早晚马裆练习,切忌用笨力,求速效,缓缓从事,并不用药,(自然门练功均不用药)功到自成。④沙包、虎口棒(图⑧):沙包用四层厚布作成,内装绿豆大铁沙,以习抓扣之劲。虎口棒长四寸六分,橫圆直径为一寸九分,以此练习虎口劲,两手倒顺纠掐。此两功随时可以练习,如与人坐谈或看电视等,均可。⑤三角桩(图9)以三根木桩埋成三角形,上缚麻绳,以两綑打、挂扫、钩撤。⑥道柱:即行立坐卧不忘、随时随意地练习之意。⑦地莽子:以练习矮档窜翻,脚步身腰灵活的特殊方法。⑧挡板:此为自然门绝传功夫,非功到不能传,功成可随意置敌于寻丈之外。⑨鸳鸯环:(图10)此为铝所作,每重一斤,共三十二只,练时套两手肘,以*头手推出,并有多种练法,为自然门重要功夫。
  ⑩步法:
   
  自然门最重步法练习,有鸦雀步,炮闪、游击步等,尤有走簸箕(图11),跑锅边的上乘练法,步法一灵,任凭千斤之力,其奈我何? (七)自然拳:
  自然门不似其他类别的拳系,有各种繁杂的套路,整个自然门只有一个拳套,即自然拳。而产生套路的着眼点,却完全是为了练气,此拳法讲究拳行自然,圆转自如,不呆不滞,软脱灵活而一气呵成。练到一定程度,完全没了定式,脚步转换轻灵,整个身姿、步法,手式浑然洒脱,其风格自成一体。练此拳时,先于地面按三行九点画一米字型长方格,其拳按线路练习;日夕功成可脚尖打拳,至最高境界时,九点上各覆一碟,人立碟底打拳,当然这不是朝夕可望成功的。自然拳有以下几个姿势:令牌式、鸦雀步、回身式、长手推掌、捻步、翻锤、撩打、肘打、削掌、上山虎、靠打、炮闪、平胸掌收式(图12至图24)。(八)结束语:自然门是武林中一枝独特的奇花,百年来由于特殊的原因未能广为流传,为了使武林同仁对此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不揣冒昧,写下此篇文章。鉴于笔者水平与对自然门所掌握的程度,其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为此,笔者深感惊恐之至。值得庆幸的是,自然门大师万籁声老先生至今健在,虽年届八旬,然鹤发童颜,精力过人,且龙精虎猛,功力不减当年,数十年来虽几经沧桑,但发扬光大武学之至始终锲而不舍。尤对后学青年不吝教诲、竭力提携,读者果能有志于此,是大有希望的。(题字 陈景舒)摘自:《武林》年01期万籁声(右一)与弟子赵明贤(左一)王云霖(中)山东枣庄自然门弟子赵明贤与万籁声老师对练照万师弟子练功照:走簸箕(山东省枣庄自然门弟子赵明贤) 万师弟子练功照:走簸箕(山东省枣庄自然门弟子赵明贤)万师弟子练功照:二指夹钢条功(福建省武术协会万籁声功夫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福建海峡自然门研究院顾问林志谦。)万师弟子练功照:鸳鸯圈功(福建海峡自然门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武术五段曹士毅。)

一篇:武林奇葩——自然.

作者:晓悟(真名吴学光)

(一)自然门与学问自万籁声先生《武术汇宗》一书问世以来,武林中人方知有“自然门”一门武学,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自然门人物之所以如此杰出,除了其本身武功独到精纯外,很大程度可能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三杰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四书五经》徐矮师是无所不精,并能通晓老庄学说,其汉学程度之深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杜心五与万籁声那就更为奇巧了,杜早年入东京农业大学,万则投学北京农业大学,而且由于好武而喜山,都是学森林系,都受过科学的程序训练。由于徐矮师有学问,才能在浩瀚而繁杂的武学中通过不断地筛选,熔练,并以古道家学说为依据,创此自然门武功。由于此门的哲理很深,而后学欲练成功,同样非得有大学问不可,这也许是自然门百十年来不能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吧!因为有学问,头脑思维才能广博,才能悟得深,悟得透,而悟性恰恰是练好自然门的关键。自然门总诀曰:“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初从文字看,似乎也不难理解,但细而嚼之则又不尽然。杜在题赠万的条幅上有这样的话:“矮师每于教授时,必喃喃念此数语,数十年来身手似有变化,而年之哀,始悉矮师之神入*出俱在此数语中”。大师通过数十年的磨练思索,方始领悟个中三味,可见其中奥妙无穷,哲理颇深了。(二)自然门源流自然门由徐矮师单传杜心五,再传万籁声,至今不过三代三人,未能广为传世,此实阳春之曲和者寡,究其原因,除须要很深的文学修养外,即是自然门本身的独特型式与训练程序。因为它与人们的习惯视野所见实在大不相同,很难为人所接受,而学好自然门非得有四年以上的少林武功基础,再练十年纯功方可成功。也就是说在练此门之时,其以前所学全皆废弃,以就纯守,就此一点亦使人畏而却步了,故很多武术名家虽拜其自然门下,仅求其名,未符其实而已,此类之人实不胜枚举。而心五公长子杜修嗣,其女杜玉莹、女婿陶良鹤,虽能禀呈家传,惜未窥全豹。另外,郭君风、李丽久、彭玉麟等人,仅知一二。今人后学之士,能禀受自然门一脉衣钵而领衔诸同学者,武林同仁将拭目以待。
  
  
  
  
  
  
  
  
  
  
  
  
  
  
  
  
  
  
  徐始祖
  
  
  
  
  
  
  
   (相传自然门徐始祖乃四川人氏,人皆不祥其名,只知姓徐。因其身形矮小,下颌刚甫桌面,故俗称“徐矮子”、“徐矮师”。在此之前,中华武术有南北二派,内外两家、少林武当峨嵋三大门,武林中三百六十拳种,其中均未闻有自然门者。“徐矮子”自幼年起即习练各种软硬功夫,翻筋斗、走软索等无所不习,内外家、南北派无所不通。成年后遇奇人传授,并开始闯荡江湖,遍访名师高士,技艺始得大成。因其身材矮小且貌亵,不为人重,故而隐居深山大川,潜心研究技艺,综其所学,对各种门派的武术进行潜心研究,并独僻蹊径,熔合各派精纯之长于一炉,始创独特武术拳法,并自命名为自然门。自然门武术创世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虽然时间不长,徐矮师却挟此自然绝技闯荡江湖,不断对自然门拳法套路进行完善,使其功夫已臻出神入化。据传徐矮师能踩水而行,如履平地,一夜之间常飞步往返于湘川大山之间,可谓天盘功夫。“人不可貌相。”这是古往今来的至理名言。身怀绝技的徐矮师就有高徒杜心五偷袭的故事。清末民初一代侠士杜心五,早闻徐矮师之侠名,并经友人举荐,拜门习艺。然而杜心五见“徐矮子”人猥琐幺瘠,故不甚礼待。而徐矮师并不计较,终日手持小旱烟袋蹲于凳上吸烟而已。杜心五心里一直想试探其艺深浅虚实。一日,徐矮师熟睡之机,杜心五持单刀潜入房中,见其卧睡正酣,猝然劈下,眼见砍着其身!然而徐矮师忽然翻身里向,鼾声如故,不加丝毫理睬,而杜心五的刀却砍断了徐的枕头。杜心五后来还有几次在训练或切磋中都有意试探偷袭徐矮师,却从未能一沾徐矮师之衣襟。杜心五自此五体投地跟随习艺八载,恭谨尊师,成为门内弟子流传的佳话。据传,杜心五是徐矮师收授的最后一个弟子,师徒情深八年,至峨嵋山修行后不知其所终。)
  
  
  
   
  
  
  
  
  
  
  
  
  
  杜心五 (杜心五(~)武术家,又名星武,字慎愧,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湖南省慈利县人。家世业儒。自幼文武双修,9岁拜师从严克习文练武;后又从数名拳师习少林拳械与鹰爪拳、梅花桩以及运气站桩等,13岁时已有武名。后从四川峨眉异人徐霞客(又称徐矮子)习自然门武艺8年,尤精此艺。自然门技击拳艺乃实实在在,无多余程式,无花拳绣腿,实用价值强。心五谨遵师命,走镖川、滇间,寻师访友,接受磨练与深造,功夫精进,以腿功著称,尤精轻功与速行术,世有“神腿”之称。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历任北京农业传习所气象学教授、北京西郊农场技正、民国*府农林部(亦说农矿部)佥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心五在家装疯,人称“杜癫”,至此闭门谢客,潜心学道。年复出,在重庆任全国人民动员会主任,赴各地发展*、会组织,与日伪*特周旋。30年代初始收徒传艺,弟子甚众,多怀绝技。名徒有万籁声、郭凤岐、陶良鹤、李丽久、胡亚夫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长沙,任湖南省**委员会顾问、省人民*府参事、省*协委员。晚年练辟谷功,并继续传授武术。德高望重,饮誉武林。年因旧伤复发,咯血而逝。)
  
  
  
  
  
  
  
  
  
  
  
  
  
  
   万籁声
  (万籁声是一代爱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省*协委员。他年出生于湖北,年毕业于北平国立农林大学,年入闽,年定居福州。他先后授徒名,培养出众多全国冠*和武林高手,年8月去世。武术家万籁声,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原名万常青。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州神枪手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赵鑫州是位彪形大汉,虎背熊腰,练得一身好武艺。万籁声学了三年少林六合之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他抱着好奇之心前往拜访,从头到脚将杜心五打量了一番,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削瘦,衣衫褴褛,满嘴疯话,行为放荡不羁,但两眼炯炯有神,知道不是等闲之辈,便要拜他为师。杜心五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什么武术,你还是赶快走吧。”万执意恳求,几次往访。杜心五终于被这位求学心切的青年的诚意所感动,便收了他。原来杜心五练的是自然门内功,此门功夫历来只单传不传其二。万得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百川、王显斋、王荣标等名师,均得到了他们的传授。万当时在读书和任教的八个寒暑里,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练武上。他除了擅长少林六合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其他各大门户如行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功法无不涉猎。
  自然门是一种由博而匀而精的上乘内家功夫,也可以说是技击格斗的精华。它的整个内容与训练程序看来虽然只有些许,然而我国各族武术、气功,拳术的精华,无一不包罗、无一不备载,自然门剔除了多余的程式,牺牲了花俏的表演,整个真旨都是实实在在地为着技击服务,它不在一招一式上刻意追求,更不讲究死练一拳一脚的绝招,因为这样虽有一技之长,但无形中就把自己局限在招式之中而难以解脱,在瞬息万变的临敌之际,被束缚的大脑与肢体是不能应变自如的,因此,决不可能成为上乘的武术技击家,只可抵笨汉、打俗人,不足与高手敌。自然门避免了这些弊病,注重内在的精、气、神、实质的锻炼,正如拳诀所言:“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全面施以利用,动哪有哪,无中生有,任意所为。既有长腿出击,又寓短手自保,无一处不可击打,无一处不可防守,正是“浑身都是机关枪”之谓。而在平时练习时只操功夫,不问打法,任其水到渠成,自悟自明,不失自然本质。另外,自然门精义,简而言之即是“寓警意于打”,所以从最初的基本功开始,老师无刻不与学生对击演手,随着功夫的长进,这种形势就越激烈越实在,长此以往,无论临敌经验与击打意识均可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由于自然门极重内外兼修,动静相宜,故暗合金丹大道,而一招一式无不在自然之中,决不勉强逆行。所以修练此门越练身体越健,越老身体越强,功夫随之亦臻入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上乘境地。(四)自然门气功整个自然门不妨用“气功”二字概况,它不论从基本功,或是自然拳套路,各种手法腿法,以至最后之归根,无不讲究练气,而练气的要诀则为“以意导气、以气为归、意到气到、意止手上”。在练自然门功夫时,应严守“不固执以求气,不着意以用力”的法则,一任自然。自外功入气功后,两年半歇火性,在此期中,觉胸际气闭,时上时下,久之渐下,但一大臻,即又浮起;目光渐清,而睡时或醒后,时有虚惊,此乃气元归根未固之故。继则神志安定,自横膈膜以上,五脏均感清凉,极为愉快,似觉别有天地,而眼帘亦陡然卷起,有如猛虎,目现琥珀光,可以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是后始算气功入门。再则渐臻佳境,渐练身体渐轻,但轻而有根,软而有硬,随意所如,无往不适,此即为自然之境,而自然门气功最大之归根,即“气归丹田,勿忘勿助,似有似无”。一洗少林刚毅,一改武当柔弱,而成一有刚有柔,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内家武功,应于技击,倾刻可制敌于死地;施于健身,耄耋之年可保不衰,此即谓自然门之气功。
  
  
  
  
    (五)自然门歌诀
  总诀:“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初功走圈格言:“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
  打法十九字:“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神妙至于上乘。”
  手上格言:“扣如钢构刺如刀,摓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拳手不能逃。”步法格言:“闪如清风,躲如抽鞘”。短手八字:“挥、劈、撩、砍、腾、搂、闪、展。”身上十五字:“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软硬功夫:“掌须断石,骈须穿极,跕须破竹,手似铜钩,身如铁石,硬则如钢,软则如胶,重则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自然功夫:“出手软如绵,上身硬似铁,劲有明暗,法有粘闪。”上乘之境:“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穴寻源渊。”(六)自然门功基①腰腿功夫:自然门很注视腰腿柔软灵活的练习,从小即练各种压、摔、踢、抛等腿法、下腰、横直劈叉,还有青象吸针(图①、②),倒八字(图③),正八字(图4)等式。走软锁,翻筋斗,拿顶,泥地练功。冰上习武,水中练腿,把腰腿练得折叠如绵,肢节活脱,当年心五公即可随意把反腿钩挂于脑后,而万老先生年介八旬,至今横直劈叉可任意所为。 
  ②矮裆走圈:矮裆走圈是自学自然门的关键基本功,很容易被忽视,在一般人看来,它是十分不起眼的,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其动作是,先走内圈手(图⑤),矮档下式,手为自然虎爪状,掌自内圈出,一步一手,眼平前方,意守丹田,呼吸自然,绕圈而行。(切不可配合呼吸)先从百步开始,继而二百四百步,半小时一小时,如能每晨习至两小时以上,其功就有初步成绩了。人或要问,这内圈手功夫其功效是用于健身,还是施之于应敌呢?答曰:“皆可”!它的作用起码有三点:人的衰老有这样的说法:“人老先由腿上见,背驼腰弯手杖添”。产生这种老年性病痛的原因,主要是骨质疏松和肌力下降,而矮档内圈手走圈对下肢与躯干部的肌力有很大的刺激性,并加强了血液循环,保持了关节的灵活性。由于姿势的低下,动作难度加速了心脏的搏动与呼吸次数,这样对心肺功能亦是很好的锻炼,读者如能每晨随意练习数圈,必将有益身心健康,此其一。由于矮档内圈手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倾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此其二。因虚浮之气已被练下去,歇尽了胸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俗话说:“眸子练得精,打人占上风”,可见练眼之重要了,此其三。当然,此式之功效,远不止此,而在各人自悟自明了。走完内圈手,继而变化手法,即*头手(图⑥)。*头手是虎爪推出,有阴阳之分,阳手自手背推出,阴手自手掌推出。如此再续加踢腿式的练习,先跕后骈,到此就相当困难了,不是短时期能达到的。
  
  
  
  
   ③子母球(图⑦):此球为铁所制,分大小两只,故名子母球,在练好内圈手的基础上,进而可练此球,手法有:“抓、抛、斩、切、刺、刷、点、拿等。早晚马裆练习,切忌用笨力,求速效,缓缓从事,并不用药,(自然门练功均不用药)功到自成。④沙包、虎口棒(图⑧):沙包用四层厚布作成,内装绿豆大铁沙,以习抓扣之劲。虎口棒长四寸六分,橫圆直径为一寸九分,以此练习虎口劲,两手倒顺纠掐。此两功随时可以练习,如与人坐谈或看电视等,均可。⑤三角桩(图9)以三根木桩埋成三角形,上缚麻绳,以两綑打、挂扫、钩撤。⑥道柱:即行立坐卧不忘、随时随意地练习之意。⑦地莽子:以练习矮档窜翻,脚步身腰灵活的特殊方法。⑧挡板:此为自然门绝传功夫,非功到不能传,功成可随意置敌于寻丈之外。⑨鸳鸯环:(图10)此为铝所作,每重一斤,共三十二只,练时套两手肘,以*头手推出,并有多种练法,为自然门重要功夫。
  ⑩步法:
   
  自然门最重步法练习,有鸦雀步,炮闪、游击步等,尤有走簸箕(图11),跑锅边的上乘练法,步法一灵,任凭千斤之力,其奈我何? (七)自然拳:
  自然门不似其他类别的拳系,有各种繁杂的套路,整个自然门只有一个拳套,即自然拳。而产生套路的着眼点,却完全是为了练气,此拳法讲究拳行自然,圆转自如,不呆不滞,软脱灵活而一气呵成。练到一定程度,完全没了定式,脚步转换轻灵,整个身姿、步法,手式浑然洒脱,其风格自成一体。练此拳时,先于地面按三行九点画一米字型长方格,其拳按线路练习;日夕功成可脚尖打拳,至最高境界时,九点上各覆一碟,人立碟底打拳,当然这不是朝夕可望成功的。自然拳有以下几个姿势:令牌式、鸦雀步、回身式、长手推掌、捻步、翻锤、撩打、肘打、削掌、上山虎、靠打、炮闪、平胸掌收式(图12至图24)。(八)结束语:自然门是武林中一枝独特的奇花,百年来由于特殊的原因未能广为流传,为了使武林同仁对此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不揣冒昧,写下此篇文章。鉴于笔者水平与对自然门所掌握的程度,其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为此,笔者深感惊恐之至。值得庆幸的是,自然门大师万籁声老先生至今健在,虽年届八旬,然鹤发童颜,精力过人,且龙精虎猛,功力不减当年,数十年来虽几经沧桑,但发扬光大武学之至始终锲而不舍。尤对后学青年不吝教诲、竭力提携,读者果能有志于此,是大有希望的。(题字 陈景舒)摘自:《武林》年01期万籁声(右一)与弟子赵明贤(左一)王云霖(中)山东枣庄自然门弟子赵明贤与万籁声老师对练照万师弟子练功照:走簸箕(山东省枣庄自然门弟子赵明贤) 万师弟子练功照:走簸箕(山东省枣庄自然门弟子赵明贤)万师弟子练功照:二指夹钢条功(福建省武术协会万籁声功夫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福建海峡自然门研究院顾问林志谦。)万师弟子练功照:鸳鸯圈功(福建海峡自然门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武术五段曹士毅。)


  
  
  
  
  
  
  
  武术家万籁声,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原名万常青,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洲神枪手刘德宽高足赵鑫洲为师。后又跟随杜心五习自然门的功夫,得其传授历来只单传的内功术,此外又先后从师杨畏之、邓芷灵、王显斋以及王荣标等学习各派武艺、道功和药功,故其武功扎实,擅各种兵器,曾参加各项国术比赛,屡获佳绩,名声大噪。年初,万常青第一次在武坛显露锋芒,《北京晨报》连续两个月发表了他的数篇武术论文,引起了武术界人士的注目。他在26岁时即著成《武术汇宗》一书,历时三载,一朝问世即震动武林,享誉江湖,武林同道无不以先睹为快。该书集武学心得之大成,汇南北派、内外家、各拳种器械及暗器等,还附有医药伤科兼修道学、养身之术,堪称武术著作之经典。(此书完整介绍其一生武术研习内容、练法、师承、功用。此书解放后曾再版,图片模糊,排版差。现在能购到再版的已不易,原版是少之又少,以下老朽从一些传统武术同道哪里搜集来的前十四张《武术汇宗》的贴图皆来自原版。)从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籁声。作者亦曾历任武术馆、武术协会、省*协等要职,著有武术和伤科等十余种专著。

以下即是武术汇宗的贴图,尤其前十四张贴图皆出自原版。愿与所有喜欢传统武术的传承者还有爱好者共同分享!杜心五:湖南慈利人。(年~年)。少年时精通少林功夫,后师从自然门功夫创始人徐师祖修习自然门功夫,造诣极深,为自然门第二代传人。清末走过镖,光绪庚子年留学日本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光绪末年归国。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府农矿部佥事,抗日时期任全国抗日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后任湖南**委员会顾问等职。系万籁声的内功、道功及自然门的衣钵的老师。赵鑫洲:河北直之顺义人。沧州神枪刘德宽高足,少林六合门传人,其武功在少林中首屈一指。光绪二十五年为京师锦衣卫教头,二十八年开设永盛镖局,尔后受聘北京农大体育系教授。系万籁声先生传少林六合门的衣钵的老师。王显斋: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人。近代京城著名隐士,精道家理论。天资聪慧,博古通今,深得“五行八卦”之奥妙,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尤精算术且素有安邦之材,因妒世而不仕。崇善佛法,形式超脱,素以渡人为己任,有半仙之称。系万籁声先生道功老师。刘老师祖:不详其名与何许人。貌似八九十岁老叟,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体态如婴儿,内外家功夫无所不通。医道功夫高深,有起死回生之能。杜心五、杨畏之、邓芷灵等皆从之学,人们皆称之为神,故称刘神仙,系万籁声先生的武功、道功、药功师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林奇葩自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