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意通任督与气通任督有何区别心法释疑
TUhjnbcbe - 2020/12/2 13:29:00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听到初学功者讲:“我学功不到半年,任督通了。有人则说,我只练了三个月,任督通了;也有人说,我学功才三周,任督通了。”听了这些话,实在叫人惊奇。当有人问到这些练功者有何反应时,有的说任督通时,皮肤发麻发庠,脊背好象蚂蚁爬行;有的说任督通时,口唇发紧,身体飘飘然,十分凉爽;有的还说脊背发热,全身都在跳动。

古人说“诚于中而形于外。”当你进一步观察探询时,所谓通任督者,有的面色干枯失润,说话气急而息粗,生活散漫不规律;也有少数人,还患有遗精和小便频数之症,怕冷怕风,行动迟缓,特别是性格急躁、紧张、冲动而失眠……这些现象,全是一派阴气,为养生家之所忌,这那是什么任督通。即使其中有人练功有素,略有所得,亦恐得而复失。为了使练功爱者对通任督能有认识,稳步前进,特将何为通任督简介如下:

通任督,主要是意通任督和气通任督。所谓意通任督,就是有意识的诱导气血使之相通。具体作法是,经过调息一个阶段,心定神静,通过意念,一吸后背脊柱似有真气上升,一呼小腹似有真气下降于脐下丹田,达后升前降循环之功。这种方法,因为是有意识地用意念诱导任督气血热能运行于前后身,故名之为意通任督。

有人说,意通任督,只要呼吸用力,掌握深长,学会提气上升,自能气沉丹田,才能加快通任督。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养生功是远法自然,近喻自身,静中生动,动中有静,活泼地作去,方是真谛,强自造作就不对了。况且深呼吸,只能活动于肺中,不可能吸入丹田。若努力加大吸气,强其行气,构通任督,日久轻则胸闷不舒,重则腹中积气而胀满,有害健康。古代养生家为此作诗一首说:“人人气血本通流,昼夜循环百刻周,若去闭门学行气,正如头上又安头。”这里要补充的是,具有一定练功基础者,实行意通任督法,用之得当,在诱导减轻外科疮疡,预防梦遗、滑精等也有一定作用。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其《衷中参西录》三卷治梦遗运气法里写道:“欲行其法者,当收视返照,一志凝神,使所吸之气下行归根。当其吸气下行之时,即以意默运真气,转过尾闾,循夹脊而上贯脑部,略停一停,又乘气外出之机,以意送此气下归丹田,……如此呼吸循环,督任流通,气化团结,梦遗自除也”。这段话把意通任督的用法和功效,说得十分明白。

而所谓气通任督,不是有意识或用意念去诱导气血运行,而是全靠练功精勤,无欲无念,等到阳生日久,日积月累,丹田真气充足时,一股暖流,勃然而动,由会阴穴通尾闾,过夹脊冲开督脉,直上玉枕贯脑,转而下通任脉又还丹田,诚有“水到渠成”之妙。任督既通,周天运行,如环无端,所以又名之为“小周天”。

气通任督,是借真气生发之机,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和蓄累日久之真气直通任督的。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里说:“通督任之法,当默默凝神常照气穴(丹田),等到元气充满,自能冲开督脉,循脊上行至脑复转而下行与任脉相通。……但元气之通督脉也,恒在人不及防备之时,其气徒然起于虚危(会阴穴),过尾闾,透夹脊循督贯脑,此时无所籍于呼吸,亦不暇用其呼吸也。此乃此乃随元气自然发动之机,而默为相辅,非有所矫强于其间也”。

可能有人会问,通过什么验证是意通任督或气通任督?任督脉真气未通之前是闭塞不通的。练功时依靠真气来打通任督脉,特别是当真气穿通督脉尾闾和夹脊关的第一次,有如针刺十分疼痛。若无此种疼痛景象,即非督脉相通的验证。

从上所述,可见意通任督和气通任督,二者功夫的发展是多么悬殊。前者由于是从意念中得来的,基础不可靠;后者是由于蓄精累气中得来的,根基牢固。如果从效果中两相比较,意通任督可作防治中的一法,气通任督方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方也。

当然,对大众而言,没有必要去争执任督二脉打通的标准,只要感觉精力比过去好,饮食、睡眠、二便比过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即可,不需要去参加“华山论剑”。再者,对功效要实事求是,不要去无限夸大;对老师要真诚尊敬,不要去人为“造神”;对其他功法要取长补短,不要去故意贬低。这三要三不要,也就是一个修炼功法者的功德也。

延伸阅读:

本土宗教道家的法器葫芦:葫芦虽小藏天地

道家心法十诀,受益终生!

道家气功运气祛疾的原理

气功治疗早泄阳萎

《修真九要》

性命法诀明指(千峰老人丹功法诀注释)

道门五雷法术

运财有道,茅山术五*运财术

奇门遁甲招财法术

——赤松子导引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医与道家四张人体地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意通任督与气通任督有何区别心法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