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医学指导专家:
广东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陆崇
最近,杭州发布了一份涵盖27万人的体检大数据报告,梳理了年1-8月间当地7家医院体检报告。
报告发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超重肥胖、脂肪肝等人数明显增多。在检出率前10的疾病中,代谢性疾病占据了半壁江山。
每年年底,各医院都会迎来扎堆体检的高峰,那么广州的体检数据情况又将会怎么样?
疫情宅出高血脂根据杭州的体检大数据报告显示,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血尿酸增高、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在7家医院的检出率都很高。
医院推测,主要原因和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有关,因为“疫情期间很多人宅在家里,吃得多,运动少”。
广东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陆崇告诉记者,从该院年1-10月接待广州各单位体检的数据来看,超重肥胖、脂肪肝的检出率相对持平,并没有太大变化。
但是,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却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广州某单位多人的体检数据显示,胆固醇偏高查出比例从去年的14.85%提高到今年31.31%。
陆崇分析,广州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度较大,没有出现明显的疫情反复,人们的工作生活能够较快回复到正常,因此疫情期间“宅”出来的肉,可能到年底也慢慢减掉了。
但是,血脂的变化依然值得大家警惕。虽然脂肪肝检出率没有太大变化,如果继续放任血脂异常,也可能会导致脂肪肝。
体检套餐选1+X陆崇表示,体检项目一般以“1+X”的方式进行。
“1”是指常规检查,原则是突出重点;
“X”是指专项检查,做到有的放矢。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生化检查,也就是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分析等;
还有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包括肝胆胰脾肾的彩超、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胸片等;
还有其他项目,像身高、体重、血压、尿常规、外科触诊以及男女项目检查等。
通过常规检查,我们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体重等问题,以及各器官有无异常病变。
而专项检查则是在常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的体检项目。一般来说,选择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体检时同步选择“1+X”项目。
选择前,首先要了解老年人常见疾病有哪些,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
例如,如果直系亲属有冠心病或遗传疾病,体检时应着重检查相关项目;如果自己常年吸烟、酗酒,就应加检肺癌、肝癌等方面的筛查。
另一种方法则是先进行常规检查,等体检报告出来之后,由医生分析后再选择项目做进一步检查。
例如,做心电图的时候发现异常,可以加检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某些指标可能提示与肿瘤相关,可以再做肿瘤标志物检查。
没做好准备=浪费钱白检查体检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份能客观真实反映健康状况的报告。
陆崇指出,有的人为了得到一份“好看”的体检结果,会提前做“准备”,例如吃得很少,甚至彻底改变进食习惯,但等体检完了又打回原形。
陆崇说,其实医生并不想看到这种体检结果,因为只有保持和平时一模一样的饮食习惯,体检报告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有意识规避问题,只会把疾病掩盖掉。
那么体检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体检前3天要正常进食。不要暴饮暴食,或者吃得特别油腻,这样会导致血脂结果异常,有时候可能只是因为没有代谢完成而导致甘油三酯偏高,干扰了体检结果。体检前正常进食,不要过饱、不要喝酒,按时睡觉即可。
其次,体检前不能熬夜。有的人体检前太劳累了,可能导致肝功能出现感知性异常,同样会让一些指标出现异常。
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空腹”。一般来说,体检前8-12小时都不能吃东西,因为进食后会导致血糖异常,影响空腹项目的检查结果。但是在体检当天早上起床后,还是可以稍微喝一点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空腹太长时间很容易低血糖,因此在体检时应该让医生知道,并让其尽快安排完成空腹项目后进食,然后及时服降糖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也会疑惑:体检当天是否需要停服降压药?对此陆崇强调,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随便停药,在体检当天仍需按时服用降压药,以免在体检过程中发生意外。
如果体检中要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则需要做碳13呼气试验。这个检查应提前一周不能吃抗生素,并且在检查之前都不宜饮水。
陆崇提醒,体检前都会发放准备事项的通知,一定要看清楚条款,并严格遵照体检准备进行。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旭君
通讯员/余子媛
编辑/*旭君
「点赞+在看,文章更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