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传统文化之压墓纸
TUhjnbcbe - 2020/12/25 14:05:00
白癜风有哪些要忌的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61.html

中国传统文化之压墓纸

易道人收集

清明节有项特殊的民俗为“压墓纸”(又称为“挂纸”),是指在扫净祖坟后,用土石(不可压过大的石头,易道人经历过一次望香断断坟头有石头)将墓纸压在墓地上,代表此墓是有人在祭拜与管理的,免除遭到毁坏的可能。关于“压墓纸”的由来有两则传说,分别为“刘邦寻父母”与“李渊寻母”。

一、刘邦寻父母

相传在秦代末年,汉高祖刘邦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胜利获取天下之后。他光荣返乡欲到父母坟前祭拜,但是因为连年的争战,导致墓碑不是东倒西歪,就是破碎断裂,碑上的文字也无法辨识清楚。一眼望去,长满野草的墓地皆凌乱不堪。

刘邦看了十分难过,众位部下赶忙上前帮忙找遍所有墓碑,可是直到日落*昏,大家仍旧无法找到刘邦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决定自衣袖中拿出一张纸,并将之撕为许多细小的碎片。他将这些碎片紧握于手,并向上苍认真祈祷:“他欲将这些碎片抛向空中,盼望不断刮拂的大风,能将这些碎片通通吹走,倘若是吹落至他父母坟前的碎纸,就会无法再被风吹动,以供他辨识。”

当刘邦祷告完后,将碎纸抛向空中,果然有碎纸落在一座坟上后,就再也无法被风吹动。刘邦赶忙奔至墓碑探看,果然是他父母的坟墓。万分欣喜的刘邦立即请人前来整修父母的墓地,往后每年的清明节,刘邦都会前来坟前祭拜父母。后来民间百姓每年前来祭拜时,都会以石土镇压纸片于坟上,代表这座坟墓是有后人在祭祀的。

二、李渊寻母

唐朝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小时候总在外地流浪,直到他七岁时父亲李昞逝世,李渊才世袭为唐国公,返回家乡。

李渊回乡后发现母亲已经辞世多年,而且被随意葬在乱葬岗。李渊知悉后难过至极,赶忙前往乱葬岗寻找母亲的坟墓。可惜找了许久,始终都无法寻找到。李渊伤心之际,将纸钱撕碎,撒在墓园中,任碎纸钱随风四处飘散。他再对上天祈祷,盼望能够顺利找到母亲的坟墓。

随后,李渊发现有一张碎纸钱掉落在某个墓前,就再也无法被风吹动,原来这个墓地就是他母亲的坟墓。于是,后人于扫墓时,就会在坟前放上挂纸,作为此墓有人祭拜打扫的象征标志。

后记:儒家来自于祭祀的主持,再往上究就是巫觋,孔夫子的慎终追远一语道破了祭祀的实质。国之兴,在礼乐。礼仪是调整不同阶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礼仪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刘邦及李渊发迹的风水不在其父母,包括网上流传的我开国太祖的祖坟风水均不是网上流传的那样的,试想一下,葬得天子之地之后那有可能大肆宣传惟恐天下不知的道理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文化之压墓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