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夏至节气丨三避为先,艾灸养生正当时
TUhjnbcbe - 2021/1/4 3:46:00

今年6月21日是夏至。在古代,它是24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没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在传统意义上,夏至就意味着一年中最热时候的来到。此后暴雨频现,气温持续升高,我们要更加注重养生与保健。

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一个安内,一个攘外。热极而寒生,寒生百病重。一起来了解下夏至养生要注意的地方吧!

夏至养生,“三避”为先

1、避暑高温环境下,人容易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意识混浊、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状。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

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晒。

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

借助自然风、风扇、空调等降温。

2、避湿

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避湿。

避湿的主要方法:

远离潮湿环境。

借助饮食利湿,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仁米、扁豆、冬瓜等。

利用空调等设备除湿。

3、避寒

中医认为,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最易感受风寒、风湿及湿热之邪,患上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

防腹中寒: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不贪吃冷饮、冷食;二是睡觉时一定要盖“肚子”;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民间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是有一定道理的。

防躯体寒,主要是合理使用电扇和空调。

防头、脚之寒,夏季不要用冷水洗头,冲脚,易导致各种疾病。

夏至养生提示

1、饮食有节,少食生冷

夏季重在养脾,晨起空腹吃姜或喝一杯姜糖水是养护脾胃阳气的好办法。在中医理论中,脾负责将营养物质运化吸收并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夏季阴雨连绵、潮湿,人最易出现脾虚湿困。

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最好不要冰镇。解暑最好的办法是喝热茶。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2、夏至面条不可缺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面条种类繁多,南方的面条如阳春面、干汤面、过桥面和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3、夜卧早起

此时的作息时间也应调整,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4、注意补充水分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造成头痛头晕。

此外,头疼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5、适时适量运动

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在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绿豆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夏至中医养生:艾灸

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夏至选择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至常用保健穴

1、神门穴

取穴:仰掌屈肘,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突起圆骨,其后缘向上可扪及一条大筋,这一大筋外侧缘(桡侧缘)与掌后腕横纹的交点即是本穴。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也可使用艾灸盒。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2、肾俞穴

取穴:先取命门穴(直立,由肚脐中作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由命门穴旁开双侧各二横指(中食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20~3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也可使用艾灸盒。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3、关元穴

取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也可使用艾灸器。

夏至时节,中医养生。

凯歌健康7S会所已推出中医系列服务,

其中即有中医推拿与艾灸项目。

预约

凯歌健康7S会所·中医理疗师推荐

不妨来此,

在这亩的养生大境中,

感受夏日的安逸与静谧,

在微风与纯氧间,让身心得到休憩。

?小小银针就可治疗多种病症,针灸原来这么厉害!?午间趴睡,危害知多少??来自灵*的拷问:最养生的两个小时,你都在干嘛??"FAST"法帮你辨别中风前兆,预防救命不可不知道?炎夏将至,情绪易燃易爆?快来给心情降降温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号召,凯歌体育健康城——以“一座城”的规模,以“治未病”为奋斗目标,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人生为使命。在大健康理念的引领下,创新性地将“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健康生命管理与健康会所”相结合,全方位构筑一座“体育健康综合体”,打造“四位一体”健康生活循环模式,让生命于此,得以再造。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作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至节气丨三避为先,艾灸养生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