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做好大雪养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为来年的良好身体机能做好储备工作。
想要科学养生,安全过冬,大雪时节就要注意养生的“七宜七防”。
1
七宜
Winter
1、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毫升。
4、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5、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6、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7、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2
七防
Winter
1、防跌倒。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
2、防中风、心脏病、消化道溃疡、呼吸道疾病,这些都是寒冬易发作的疾病。
3、防煤气中*。利用煤气洗澡或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
4、防虚脱长时间用热水洗澡。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
5、防晨练病。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很容易发生心慌、胸闷或低血糖反应。
6、防烫伤。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
7、防不当御寒方式。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钻进被窝蒙头睡等。
大雪养生食疗推荐
在饮食补养上,虽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也要适度,不可补之太偏,应辨证施补。
冬瓜三鲜汤
功效:
生津除烦
清胃涤肠
滋补强身
材料:冬瓜克,水发木耳克,海米15克,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片。木耳、海米洗净备用。锅内加鲜汤上火烧开,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钟,再将冬瓜放入,开锅后撒入食盐、淀粉,淋上麻油即成。
淮山芡实排骨汤
功效:健脾补气。此汤较为平和,一般人群均适合,尤其适合气虚脾虚、便溏、面色萎*之人。
材料:淮山、芡实各50-g,排骨g。
做法:将淮山洗净切块,芡实洗净,排骨洗净切小块儿待用;汤煲中加入ml清水,放入淮山、芡实、排骨用武火煮开,再调至文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莲子芡实粥
功效: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
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材料:莲子50克,芡实15克,大米克。
做法:把莲子、芡实、大米过水洗净。把以上原料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熬制。待开锅后变小火,再熬一会儿。煮粥时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过于稠。
南瓜粥
功效: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果胶还可以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用南瓜煮粥或者煮汤,可以滋养肠胃。
材料:大米克,水12杯,南瓜克,冰糖克,鲜百合5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烧开一锅水,放入大米,改用中火煲20分钟。将南瓜放入粥中,煲至南瓜熟烂。加入冰糖煮溶,最后放入鲜百合瓣,再次煮沸即可。
枸杞肉丝
功效:滋阴补血,滋肝补肾。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
配料:枸杞20克、瘦猪肉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枸杞子洗净待用。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加入适量的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锅。
火腿烧海参
功效:补血益精,养血充髓。最适宜精血亏虚,产后虚嬴,阳痿遗精,虚弱劳怯,久病体虚,衰老瘦弱者。
配料:水发海参克、火腿50克,素油、*酒、湿淀粉、白糖、生姜、葱白、酱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海参洗净,切成条块,放入滚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火腿切片备用。炒锅烧热放油之后,入葱姜略炒,再放入海参、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酒、酱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烧至汤汁浓稠时,湿淀粉勾芡即完成。
往期推荐
当代脱发警告:别再盲目减肥了,开心点!专家推荐2个“治脱”药方
8大器官最怕的事,你每天做了几件?
“坚持每周素颜一天”+“肤质饮食保养法”,别让您的皮肤飞速早衰
血压高的人喝茶需谨慎,中医推荐这4种茶,养生又降压!
图文编辑/排版:延小婷(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