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不稳易腰痛,这样锻炼助矫正
-10-19老人报12版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院骨伤中心三骨科物理治疗师陈海诚
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锁卓琪
骨盆上接脊柱,下连股骨,既将体重传递到两下肢,作为游离下肢的活动基础,又支持保护盆腔内的器官。可以说,它是人体内最珍贵的“盆”。
正常情况下,骨盆会保持正中位置。然而,长时间保持跷二郎腿、稍息站、窝坐在沙发里等不良姿势,会打破骨盆周围的肌肉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骨盆歪斜。到底,骨盆不稳的老人容易引发哪些问题?面对骨盆不稳,又有哪些运动方法可有助改善相关症状?
中老年人多见骨盆前倾
广州中医院骨伤中心三骨科物理治疗师陈海诚表示,中老年人出现骨盆不稳时,多见骨盆前倾的情况。这类患者多是因为腹部、臀部及腘绳肌、大收肌的力量薄弱,加上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四头肌短缩或肌肉弹性差所导致的。
“骨盆前倾相当于骨盆向前旋转,可导致腰酸背痛、下肢麻痹、重心失稳。此时,骨盆内的脏器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便秘、小便频繁、腹部不适等问题。”陈海诚说。
自测骨盆状态,只需一个动作
那么,老人该如何自测骨盆是否不稳呢?陈海诚指出,判断骨盆是否倾斜,可以通过“贴墙站立”这个动作来估测。
方法:取站立位,将头的枕部、两肩、臀部和足跟紧贴墙面。正常人的腰与墙之间,可以插入一拳距离。如果拳头难以插入此处,可能是发生了骨盆后倾;如果能够很轻松地插入一拳,则极有可能是发生了骨盆前倾。
练好四式,纠正骨盆不稳
陈海诚建议,对于出现骨盆前倾的老人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四式训练,帮助骨盆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第一式:小燕飞训练
动作要领:取俯卧位,将上半身及双下肢向上抬起,呈“小燕飞”姿势,维持5秒后,再恢复原状。每天重复进行6~8次。此式有助激活、强化腰背部及大腿根部的肌肉,增强局部肌肉力量和韧带强度。
第二式:坐位伸腰训练
动作要领:取坐位,使两脚掌相对。双手十指交扣,并抱住双脚。吸气时,将脊柱伸展打开。呼气时,向前俯身,此时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肌肉比较紧张的一侧,维持片刻后,再恢复原状。每天重复进行6~8次。
第三式:臀桥训练
动作要领:取仰卧位,双腿屈髋屈膝,以两侧肘部、脚掌及头部支撑身体,并逐渐抬起臀部。此时需要挺直腰部,使膝、髋、脊柱处于直线的状态,维持片刻后,再恢复原状。每天重复进行6~8次。
第四式:腰贴床训练
动作要领:取平卧位,将手背插于腰下,控制骨盆向后旋转。用腰部压住手背,再尽力伸展腰部,维持片刻后,再恢复原状。每天重复进行6~8次。
编辑:刘庆钧复核:郑小英、杨艳责编:冯殷
审定:方宁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