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精、滇*精或多花*精的根茎。根据原植物和药物形状的差异,*精可分为姜形*精、鸡头*精和大*精,三者中以姜形*精质量最佳。别看*精长得像“姜”的远房亲戚,颜值不高,但在中国一向被视为与人参地位同等,有“米脯”“仙人余粮”的美称。
大诗人杜甫曾有诗云:“扫除白发*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可见*精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价值和地位都很高。下面我们一起见识一下这味厉害的“仙草”。
在古代养生学家眼中,*精是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有“久服成仙”之说,嚼食可饱腹,古时候很多仙家在辟谷修炼的时候就只吃*精,用*精代替食粮,所以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又称它为“仙人余粮”。
*精还有不少美丽的传说,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名医华佗与*精的邂逅吧。相传华佗偶然见得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根块呈*白色,肉质肥厚,横向生长,其中一端有一圆形茎痕。亲口尝之,但觉甘甜可口,清爽怡人。随后,他将这株植物带回家中研究,发现其性平,味甘,具有补脾益肺、养阴生津之功效,简直是药中精华,华佗就把它改称*精,并一直沿用至现在。
古人认为,*精属于芝草类,尽得土之精华灵气,故《五符经》谓之“戊己芝”。《神仙芝草经》记载:“*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岁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
《抱朴子》记载:“*精甘美易食,凶年之时,可以与老少代粮,人食之谓为米脯也。”
*精据其功名亦称作“余粮”“救穷”“救荒草”。《本草纲目》记载:“*精受戊己之泄气,故为补*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精无*,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早在唐代,当时的人们就将它作为食物食用,这在《食疗本草》以及《救荒本草》中均有记载,并创造了不同的食品,如*精饼、*精丸等。*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中医认为,人体的衰老与肾、脾的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壮老过程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由盛转衰,人体的衰老则从此开始。作为先后天之本,肾虚与脾虚都可加速人体衰老,且两者相互影响。*精性平,味甘,归肺经、脾经、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对延缓衰老,改善肾、脾不足有一定疗效。*精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养脾阴;培土生金,补脾土生肺金,可以益肺气、养肺阴;肺为娇脏,肺朝百脉,肺经得养,宣发肃降功能调畅,故*精可用于肺金气阴两伤之干咳少痰症状的食疗。补后天之本脾胃,使气血生化之源充盈,可以使先天肾精得养,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精充盈可以使骨骼强壮,牙齿坚固,精力充沛,延缓衰老,改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早衰症状。
现代研究证明,*精可以改善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精主要含有多糖、甾体皂苷类、*酮类、苯丙素类及生物碱类等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表现出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抗肿瘤,抗结核病,抗菌,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一场疫情让全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这场疫情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健康是每一个人的真正需求,有了健康才有一切,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健和预防对健康的重要性。“吃得健康”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药补不如食补,食疗养生正符合人们预防保健的要求,健康养生、“未病先防”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且越来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