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医堂在全球华人圈有近百万爱好养生修炼的专业受众,为通过网络进行“佛医禅修”的普及教学,“佛医堂云道场”已经建立,现在只需元年费即可加入,每周都有会员课,还有专业的交流平台,点此了解详情
▲扫码加入佛医堂云道场
师兄们好,中医食疗是一个被我们低估了的养生杠杆。大部分的感冒,尤其是在感冒初期,在厨房里就可以解决了。而你只要学会这些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称之为自然界的「六气」,但是当其中任何一气过剩时,都会导致疾病,这时「六气」就被称作「六淫」,也叫「六邪」。「六淫」之中,风邪善行数变,燥烈升发,被称作「百病之长」。主要是因为风邪容易与其他五邪勾结,进而表现出各种复杂的症状。我们常说的伤风感冒,就是身体遭受外来的风邪侵袭之后产生的各种症状。现在教你人人都用得上的食疗养生法,把感冒分为正常的感冒和不正常的感冒。一、正常的感冒病理特征:风邪进到身体的时候,正常状况下,一开始心跳会加快,身体会发热,把抵抗力提到体表来。把脉的话,脉也会浮起来。有的人还会兼有头痛,胃口差但能吃得下。对症方案: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饮食清淡,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让身体的抵抗力能够专心处理外来的风邪。这个时候要吃一点稀饭,然后看看病人是怕冷还是怕热。怕冷的话,加一点驱寒的香菜、胡椒粉、姜;怕热的话,就加一点清热的绿豆,怕热严重的话,还可以吃一点寒凉的苦瓜。胡椒:性热,味辛,温中散寒,下气,消痰二、不正常的感冒正常的感冒是相似的,不正常的感冒各有各的不正常。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感受风邪之后,常常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在临床中我常见到以下几种情况:1、阳亢病理特征:这种情况常见于小朋友,症状是:发热同时怕热,想喝凉水、果汁;严重的时候会有抽筋、角弓反张、意识不清。角弓反张就是头和腿向后弯,身体向前挺,像一张弓一样,牙齿紧咬,看起来很吓人。西医叫作电解质不平衡,严重的话,可能会烧坏脑子。对症方案:中医处理的思路是用清热、养阴生津的药材或食材。在家可以吃一点水梨、小*瓜来养阴生津。吃绿豆清热,如果怕热严重一点,可以吃一点更寒凉的苦瓜。而严重的意识不清、角弓反张的情况,就不建议在家中自行处理了,请找当地中医师去看诊。绿豆:性凉,味甘,清热消暑,利水,除烦(好的红茶能解表发汗哦!!)
2、热痰病理特征:体内有热痰的人,一感冒就容易喉咙肿痛,咳嗽咳痰。正常的感冒咳嗽,发热、头痛这些一退去,咳嗽就停了。但是如果有热痰,就会断断续续咳很久,而且痰很多。对症方案:去热痰的食材不多,主要是海带、海藻,一定要吃没有加工过的海藻,市面上那种海苔或紫菜零食,加了很重的盐、味精、胡椒粉、各种调味品,不要吃那些。还有丝瓜、南瓜子可以祛痰,清蒸茄子也可以,就是口味差了一些。海带:性寒,味咸,软坚化痰,祛湿止痒3、寒痰病理特征:有寒痰的人,喉咙不肿痛,主要是清稀的水痰,支气管和喉咙痒,《伤寒论》中叫做:「心下有水气。」对症方案:家中可以用南杏仁粉,配合姜、肉桂粉、八角、孜然、胡椒,这些食材都是温中下气,可以配合杏仁来去寒痰。南杏仁:性平,味甘,止咳平喘、生津开胃4、湿气重病理特征:爱喝汽水、爱吃甜食的孩子很容湿气重。主要症状是胃容易积水、恶心呕吐、拉肚子。湿气重的孩子不口渴,或者可能会口渴,但是喝一点水就不舒服、恶心,这种情况中医称作「水逆」。对症方案:在家可以用红豆(煮水)、冬瓜皮、玉米须(或玉米煮水)、茯苓、薏米、姜这些祛湿的食材。玉米须:性平,味甘,清热消暑,利水除烦5、气滞病理特征:气滞的人,很容易得肠胃型感冒,感冒以后胃肠胀痛、恶心、拉肚子、低烧。对症方案:这种情况,就要用行气的食材,比如陈皮、山楂等。山楂:性温,味酸甘,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6、寒病理特征:体质寒的人,怕冷明显,腰冷痛,全身关节、骨头容易冷痛,中医的说法叫「身痛如被杖」,好像被棍子打过一样。对症方案:这种情况就需要一些温热,甚至是一些温补肾阳的食材,比如肉桂。有一次我在机场里受风感冒,感觉开始怕冷,我是偏寒的体质,身体开始痛。我就跑去星巴克,点了一杯红茶,加上肉桂粉。如果自己带了老树红茶泡着会更好。红茶:能解表发汗,肉桂粉温阳驱寒,补气又能养脾胃。喝过之后很快就好了。肉桂:性大热,味甘辛,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扫码入群请遵守群规真正修行必须有专业指导,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这种实修对于健康和修行的重要意义,欢迎加入“佛医堂公益分享群”(加入前请先点这里阅读群规),可以不定期收到佛医堂分享的教学资料和课程信息。作为佛医堂公众平台的义工编辑,希望能和各位师兄互动沟通!如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问题,都请您在本文底部“写留言”,我们将会根据您的提问做相关编辑,以及在佛医堂的讲座中回答提问。(责任编辑/玖舞)打坐神器:
使用“佛医养生打坐垫”的倡导
“佛医打坐垫”是参照南怀瑾老师的设计,用三种不同种类的棉,以科学比例混合填充,所制成的完全符合人体力学的专业禅修打坐垫。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非常复杂的结构,但一般的禅修打坐垫,往往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容易令人体脊柱疲劳,难以放松,难以令人进入禅修境界,甚至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而科学设计的“佛医打坐垫”充分考虑到人体在打坐时身体各部分的受力情况,非常严格地以多种棉按比例配置制成合适的厚度和弹性,使人在打坐时能充分放松,并以其独特的高度、弹性设计实现人体脊柱、腰腿健康的养生调理和禅修效果。
请购
佛医堂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大多整编自网络公开内容,经义工精简文字,以利于快捷阅读。所有内容仅为公益性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写留言”与义工编辑交流。如您认为图文内容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邮件联系: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