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大佛山景区处于太岳山北麓,晋中盆地东北部,在太谷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惠安村南。大佛山古称凤景山,大佛山为其俗称,景区轮廓呈和平鸽展翅飞翔之壮,景区四面环山、怪石奇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就建设在景区内。
大佛山山顶有蓝色浮屠一座,始于明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孔雀蓝琉璃文光宝塔,高五丈,十一节,经五百年风雨仍流光溢彩,色质如新,据说右绕佛塔,福慧俱增。于是,每年都有众多的学子、游人登山绕塔,许愿祈福。
山上的天宁寺,坐南朝北,分主院、东院、西院、南院,共计四十多间殿亭,整个寺院楼阁重叠、殿堂林立。主院的主殿有大佛一尊,是全国现存较少的泥塑大佛,大佛盘腿坐于莲花之上,全身饰金,红衣加身,慈眉善目,体态端庄,历经数百年仍光彩照人,是我省四大佛像之一。故人们又把天宁寺称做大佛山。
大佛山山势奇特,据说因三尊天生巨佛而远近闻名。立于山顶观礼西南,仰天大佛卧于万山丛中;佛山的心脏,则是年代久远巨石天成的释迦牟尼坐佛。在这儿,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由不得你会赞叹天地造化的神奇。而民间盛传,还有一尊更加神秘的大佛不可思议地隐于山间,那就要等有缘之士前来发现了!
前些年有人发现,每当丽日晴空的时候,站在大佛山顶的佛塔到“观佛台”间的百米之内,向西南方向望去,便可见一尊仰天卧佛赫然呈现眼前;若变换角度或到周边山顶,则无法看到这一奇观。所以有人顿悟——“大佛山名缘来于此”。而近日人们的新发现,更为大佛山名的由来,增加了新的诠释,也给大佛山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二、建设条件
太谷县位于太岳山北麓,晋中盆地东北部,空间区位优势和知名度不显著。当前客源市场以太谷及周边县市为主,年游客接待量约八万人次,客源规模较小且不稳定,主要集中于宗教朝拜市场,客源市场构成单一。市场规模与其资源品位极不匹配。
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旅游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设施的完善,休闲度假旅游前景广阔。专项旅游市场将会给太谷县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能满足这一群体的旅游项目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档次,是太谷县旅游业发展的主旨之一。
目前,在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客源市场构成中,太谷及周边县市市场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客源市场面较窄,中、远程游客数量较少,特别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三大主要客源地——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游客更是难得一见。
大佛山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资源品味很高,但其目前现有的市场规模较小,与未来景区的高品位资源极不相符。
大佛山佛教历史悠久,景区内佛教文化资源丰富,佛教寺塔、雕塑、绘画、音乐、戏剧、诗文、书画联额及其历史文化价值,佛教医药和养生,佛教武术及其历史沿革等等,都具有独特吸引力和研究价值。
宗教朝拜市场是佛教景区的传统旅游市场之一,也是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基础市场之一。旅游者到宗教景区进行朝拜、访道、求法、参学等旅游活动,构成宗教景区最基础的旅游活动。
大佛山风景秀丽、植被茂密,四季景观纷呈各异。因此,自然观光旅游市场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旅游资源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上拥有良好的条件,但是放诸与山西省乃至全国,这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是不具备竞争力的。因此我们认为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其开展成为可以休养身心、陶冶性情、升华精神境界的以休闲度假等项目为核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相对于周边旅游市场更为具有竞争力优势。
佛教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佛教寺院就是艺术的殿堂,佛教雕刻艺术、摄影艺术创作等为主题的专项旅游市场也将成为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别具特色的客源市场之一。
宗教渗透到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因此,文化体验市场也将成为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客源市场之一。
三、延伸建设发展
按*府批复天宁寺修缮建设的要求,依托大佛山景区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已有建筑结构布局,构建:“一山两轴七区”七大主题亮点的空间总体布局,打造全新的药师养生文化体验格局。
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旅游事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客源市场人仍旧没有打开,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的发展一般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四个阶段。如果营销措施有力,在起步期接待游客数量增长速度必定很快,增长率可望达到10~15%;进入成长期游客增长率可达20~35%,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平稳回落,一般为15%左右。
根据预测计算,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旅游市场规模按年的2.90万人次为基数,到规划期末游人规模可达到每年22.63万人次左右。数量增长预测仅仅是基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做出的对市场规模可能性的一种预测。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安定的社会秩序、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等外部大环境的支持,更取决于旅游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可进入性的提高、旅游项目吸引力的增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及旅游宣传与促销的强化。因此,结合当地实际,增加旅游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大旅游宣传与促销的力度,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
药师琉璃光王佛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药师琉璃光王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是大医王佛,其净土是琉璃光土,很微妙而庄严。在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有一段记载:“佛告曼殊师利,此去东方,过十?伽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原行菩萨道,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皆得所求。”
药师琉璃光王佛的第七大愿:“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由于有这个大愿,所以药师佛能治种种疾病。
药师佛的形象甚多,在药师念诵仪轨经内:”如来左手执药器,名无价珠,右手结宝印,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安坐于莲华台上。“我在国内,所看到的雕像,有持“无价珠”者,有持“五色宝塔”者,有持“药胡芦”者。药师佛最大的法,是“七佛药师五坛修法”,是台密的四个佛法之一
因此,以药师琉璃光王佛为代表的佛教养生文化将是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还原历史,重新发药师琉璃光王佛价值,确定景区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次规划延伸建设大佛山景区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就是要依托景区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已有建筑结构布局,构建:“一山两轴七区”七大主题亮点的空间总体布局,打造全新的药师养生文化体验格局。以一山——大佛山,两轴——药师养生文化感知轴、佛教文化体验轴,拓展七个区域。
两轴
药师养生文化感知轴。主要包括:文化长廊展示区、光明宫药师养生体验区、耕读休闲感知区。主要打造药师养生品牌,拉动园区整体活力,促进园区整体水平,赋予景区独特神韵,打造中国著名、世界知名的药师养生文化主题目的地景区。
佛教文化体验轴。主要包括:天王殿佛缘接待区、天宁寺佛教文化交流区、文光塔佛光产业艺术区、禅关佛教禅心修行区。打造禅修、养心的精神家园和灵*净土,充分体现佛教文化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佛教医药和养生思想等等,丰富产品体系结构,进行产业优化,实现业态复合。
七个区域
文化长廊展示区。主题:(菩提心路),文化长廊展示区位于园区的西侧,上山的道路两侧利用有利地形,通过雕塑、壁画、景观小品和艺术长廊等形式,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带给游客一场视觉盛宴、一场心灵的洗礼。
药师养生体验区。主题:(药师养生)光明宫位于园区的西侧,建筑成围合型布局的仿古建筑,外形沉稳大方。以药师琉璃光王佛文化为景区灵*主线,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为核心,赋予景区独特神韵,通过实体化演绎等形式,将“药师养生”理念扩大化为多种养生、禅修的集合体,提升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养生文化品牌。
耕读休闲感知区。主题:(庭园宜然)该区域是“药师养生”理念的延续,是具佛教景观、修心养生、大智大觉、教祈福、僧舍住宿、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佛教主题休闲庭院。
天王殿佛缘接待区。主题:(天王拱卫)天王殿位于北侧主要入口中段,主要功能;涵盖了入口形象大门、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景区行*办公及纪念品展销等综合功能。
天宁寺佛教文化交流区。主题:(天下安宁)寺院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大佛阁、文殊殿等建筑急需要修缮、保护,寺塔、雕塑、绘画极其历史文化价值重要,佛教医药和养生,佛教武术及其历史沿革等等,都具有独特吸引力和研究价值。目前诸多旅游者前来朝拜、访道、求法、参学等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文光塔佛光产业艺术区。主题:(文光四射)此塔位于天宁寺的后方,仍保存得完好无损。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八角11节孔雀兰琉璃文光宝塔,至今仍流光溢彩,色质如新,据说右绕佛塔,福慧俱增。于是,每年都有众多的学子、游人登山绕塔,许愿祈福。
孔雀兰琉璃文光宝塔,目前保存不多,是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宝塔下是瞻仰仰天大佛的佳地之一。仰佛在崇山峻岭间若隐若现,让人再一次忍不住地赞叹造物的神奇,赞叹大自然的*斧神工。
禅关佛教禅心修行区。主题:(丹凤朝阳)禅关佛教禅心修行区是目前需要新建的主要区域,该区域主要以佛堂,禅院为主,营造景区接引众生进入吉祥、清净的佛都净土世界氛围,强化游客认知,为俗家禅心修行的的高级阶段体验地。
四、建设现状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大佛山景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大佛山景区已经初步开发建设了光明宫,天王殿、天宁寺、文光塔等景区,基本形成了以宗教朝拜为主、观光旅游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数量严重不足,深度不够
2.产品层次低,文化内涵不足
3.产品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空间组合结构不完善
4.主导产品不强,难以形成精品
5.旅游开发观念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6.市场开拓能力较差,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
综合考虑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资源赋存状况,坚持以突出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文脉个性为核心:以目标市场背景作为指向:综合考虑投资者的能力、目的、意向,对其开发建设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大佛山优美的自然山水为依托,以深厚的宗教文化为底蕴,以药师养生文化为核心、民俗文化为补充,把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集药师养生、宗教朝圣、佛教文化体验、山岳观光、休闲游憩、会议度假于一体的“药师养生文化旅游区”。
紧紧抓住大佛山的资源优势,以佛兴山,以禅兴旅。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为核心,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在拥有怡人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彰显其文化底蕴,并以“药师养生,天下安宁。”为主题进行业态复合,打造佛教文化集中展示和交流之地:深入挖掘药师养生文化,以药师琉璃光王文化为景区灵*主线,赋予景区独特神韵,打造中国著名、世界知名的药师养生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景区。
紧跟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打造,以文化引领创意突破,跳出药师养生文化园区的思维瓶颈来重新审视药师养生文化,充分把握整体性、空间性的开发理念,以“山即是佛,佛即是山,山佛一体”的创意理念突破传统思维,打造全新景区。使其成为山西、河南宗教文化旅游的特色产品之一、山西南线旅游的重要节点和亮点,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多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佛教界的“药师佛国”。
五、药师养生文化园项目建设内容
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是大佛山景区以土地资源和山西檀嘉拉投资有限公司(天宁寺为建设项目专门成立的项目公司,目前没有社会股东)以资金,共同推动策划的佛教文化园区,目的是公益共享、接受捐助、接待游客。
以药师琉璃光王佛智慧妙用,启迪正见,引导体验健康生活为主旨。由此,确定景区发展主题为:“药师养生,天下安宁。”
投资预算是评价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建设期投资管理和使用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的内容包括从筹备到竣工验收、投入运行的全部建设费用。
一般情况下,从规划立项到投入运行过程中必须投入以下资金项目:景区新建项目建设费、征地费、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铺底流动资金等。此外,根据资金来源情况,还可能要支付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
此次规划严格执行《水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实施保护。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坚持保护先行。景区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服从保护规划,适度开发,严格保护核心资源。
依托大佛山景区自然地貌建设两轴七区域:天下安宁天宁寺修缮;天王拱位天王殿;文光四射文光塔;丹凤朝阳禅修院;菩提心路佛文化长廊;药师养生光明宫;庭院怡然耕读休闲园。
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鸟瞰图
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效果图
配套基础设施
项目规划及批文已经取得,已经开工建设,各项修缮均已经启动建设,光明宫药师养生区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准备进行装修、订制佛像等。前期投资由天宁寺自筹,后续投资资金还需约人民币1亿元。
山西省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建设资金由天宁寺以山西檀嘉拉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筹措。本项目投资相对比较大,拟引入有缘的社会投资者,天宁寺以弘法利生为宗旨,不追求经济方面的获益,因此与投资者的合作模式可灵活确定。
六、获益及功德
太谷县药师养生文化园区属于佛教文化主题景区,未来的获益及功德主要如下:
供养佛像,尊琉璃佛,每尊1万元,合计万元药师养生文化园建设项目内容:
天宁寺佛教文化交流区平方
天王殿佛缘接待区.2平方
光明宫药师养生区平方
文光塔佛光产业艺术区平方
禅关佛教禅心修行区平方
停车场平方
养身蔬食林平方
耕读休闲区平方
文化长廊展示区平方
禅关佛教禅心修行区.15平方
高19cm蓝色、*色、红色、绿色及白色琉璃精工制作佛像,共尊
尼泊尔式手工纯铜鎏金佛像,药师佛高9米,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高6米
传承祖师唐卡99幅,尼泊尔手工绘制
大藏经、法器、供器等
供养唐卡,99幅唐卡,每幅20万元,合计万元
供养主尊佛像,每尊万元,合计万元
每年持续性的供养功德:水供、花供、香供、灯供、茶供、火供、钵供、长寿幡供、个性化定制祈愿、火施度亡回向、节庆祈愿法会、护法供善愿回向,各类供养随缘。
弘扬药师养生文化,开办周末禅修营、药师佛共修、闭关中心七天禅修、个性化修学指导,为现代高节奏生活人群提供从医养和身心的全方位指导。
以药师养生为主题,与有机农业企业合作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推广药师养生概念,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打造有机农业推广平台。
联系杜先生
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