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投资越来越热,中医养生再次进入投资者的视野,大量资本正在寻求相关的项目。中医养生并不是一个最近才进入产业资本的视野,但随着最近一波医疗投资的热潮,中医养生正获得新的增长路径,也变得更为吸引人。目前的中医养生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几种传统的发展模式,这几种模式并不能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一种较为普遍的是中医门诊。在各地成立门诊部,聘请当地的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坐诊,一般以退休的医生为主,主要服务的对象也是中老年人。门诊的模式总体上投资少,收效快。但其核心竞争力——名医是稀缺资源,可复制性差,在整体扩张上面临着较大的制约。第二种模式是所谓的养生会馆,这在过去的1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非常普遍了,这类会馆的所谓养生并不能满足真正有健康问题需求的人,属于创造需求,总体难度极大,因此并不是一个能获得长久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模医院,医院通过某些专科的特色来吸引病人。医院成本较大,回收期慢,扩张难度大。医院与中医门诊具有同样的弱点,名医资源的稀缺性注定其发展不可能有较大的突破。那么未来资本青睐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目前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从疾病的诊疗向疾病的预防和慢病管理发展。而中医在这上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就疾病的预防来说,中医讲究的养生保健的常识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一整套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方案。虽然就预防来说,很多人并没有迫切的需求,但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与此相关的产品会获得较好的市场,比如近年来各大中药企业推出的大健康类的产品就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其次,慢病管理将是未来中医产业介入的核心领域。随着中国人心血管等各类慢性疾病的高发,对这类疾病进行健康管理的市场机遇真逐步形成。无论是饮食、药物还是运动,中医都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的手段。通过中医的养生常识,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嗜好,病人能获得较好的康复,并且能部分克服西医治疗可能带来的许多副作用。最后,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中医可以通过其发展核心的慢病数据库,结合远程问诊和健康信息推送,最终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产业运作模式。因此,未来的中医产业的机遇主要并入在健康管理中的慢病管理,主要的手段是通过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等新型模式来推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