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素食記05三伏炎暑,静心养生
TUhjnbcbe - 2021/7/13 17:58:00

眼以眠爲食

耳以聲爲食

舌以味爲食

身以細滑爲食

意以法爲食

涅槃以不放逸爲食

~~~方寸清凉▲意純則精~~~

以誠盡心

浄而見真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初伏:7月17日

中伏:7月27日

末伏:8月16日

01

攝生之道,莫先於食

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為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但是,夏天身體裏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以養生之道來講,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這是地球自然的物理,養生的道理。所以很高明的醫師,有時候夏天的病,不是給你吃涼藥,反而是吃大熱藥。

02

幾經熬煉,冷熱相安

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現在人大多是在空調房裏,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中國文化是講養生之道,道家叫“攝生”,攝就是抓來,自己把生命控制住,就叫攝生。攝生之道,這是積極的。

03

素食滋補,存愛於常

對於“吃素者如何滋補氣血”的建議:

吃素大多吃的是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一般來講,蔬菜、水果偏寒偏濕(個別除外),因此,不會吃素,就會造成寒濕在體內積累太多而造成虛寒性體質。怎麼辦呢?

1.多曬太陽,尤其在陽光充足的午後,背對太陽,多曬曬後背,讓督脈、膀胱經好好得到陽氣的滋養,自然就會陽氣充足。

2.多運動。每天堅持兩小時的運動時間。走路、爬山、五體投地功、練習太極拳都行,動則生陽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呼吸紊亂,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一旦這樣,就反而會傷陽氣,因為大汗亡陽。

3.早睡覺,十點以前睡覺最好。

4.心態開朗,開心,多笑,樂能聚神,彙聚陽氣。

5.多吃板栗、大棗、桂圓、麵食、山藥、枸杞子等食物,偏於陽氣多的食物,有的人虛不受補,一吃就上火怎麼辦呢?找當地中醫調理一下脾胃就好了。

6.吃飯吃六成飽,不要給腸胃增加負擔,否則傷氣,就會產生寒濕。

7.《本草綱目》說,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經常喝小米粥,可以溫補脾腎,增強生命力,對身體虛弱的有不啻為一帖補養良方。

印光大師對“素食滋補”的建議:

1.提倡吃麵食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於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數倍。光吃了麵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只可飽腹,無此效力。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蔡契誠居士書一》

2.提倡吃豆油


  又大磨麻油亦能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蔡契誠居士書一》


  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平常食油,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複鮑衡士書》

3.佐以乾果食療


  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蔡契誠居士書一》

《千金要方》云

道德日全不祈寿而寿延不求福而福至此养生之大经也

文字/摘自网络

▼請點擊圖片閱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素食記05三伏炎暑,静心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