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身上,我们有了光荣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主,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当我们尘世的居所被拆除后,你又赐给我们永恒的天乡。”
所以,如果说世界给我们的悲剧是:怎么活,都一样要死。那么,福音给我们的安慰就是:信主的,怎么死都一样要活。
世上所有人都难逃一死,然而那信主的却能死里逃生。因为那取了人性的天主亲自承受了死亡的痛苦,籍着死挫败了掌死权的魔*,用他被钉的脚掌,踏碎了阴府的大门,使无论是躺在坟墓里的他们或将要进入坟墓的我们,都可以握住他钉痕的手,与他一起绝地反杀、死里逃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固然是罪过的代价。但那更美的意义却是:参与主的死亡,为了参与他的复活。(教理)所谓生死大事不过是我们陶冶身心的灵修方式、一死百了只不过是我们放下牵挂的释怀交托、所谓与世长辞也不过是我们迈向永恒的片刻打盹。
因为基督也曾死过,所以我们也效法追随,正如圣保禄一样,他渴望死,是为能感受基督所感受的,经历基督所经历的,好能走向与基督的结合。
于是乎,谈笑间,死亡灰飞烟灭。
不信耶稣,怎么死也一样
至于那些对福音抗拒到底,也就是死不悔改的人。我们一方面把他们的得救交给天主的仁慈,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对于那些选择与神隔绝而自我毁灭的人而言,他们怎么死都一样。无论是死在雕梁画栋的豪宅里,还是新冠疫区的病床上。
所以,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你曾有过怎样的生活,乃是你为谁生活?不是你死后身体在何处长眠,乃是灵*在何处度过你的永恒?因此,恭敬天主救灵*,不愧为圣教会经史古籍的首要真理。我用今生换来世,不在乎这南柯一梦中的患得患失,只希望这盲龟浮木的人生能被主保守、与主同行。
清明与逾越相遇,死亡与复活相逢,那在死人中找活人的门徒,和今天在墓地里求永生的教友,原来怀着同一的信德。这信德的内容就是: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又为使我们成义而走出空坟墓里。
这就是福音的两大标记,十字架与空坟墓。世上曾有无数伟人、兴起无数革命,但他们的骸骨都留在土里。世上曾有无数的王朝、发起无数的文明,最终的结局都不过是一滩泡影。滚滚长江,淘尽多少英雄。依依青山,见证成败虚空。在天主从永恒到永恒的无限里,一方浅浅的坟墓就总结了所有人的历史,如果今生未能与基督相遇,所有人,无论是何等伟大、所有事,无论是何等崇高。终究都付诸笑谈、不过是一种虚空。唯有复活的耶稣所剩下的空坟墓,这复活的应许,才是这世界真正的的希望。人世间的一切欢乐,若没有空坟墓的福音,就是彻底的悲剧。人世间的一切痛苦,若没有空坟墓的福音,就是全然的虚空。是十字架与空坟墓构建了圣徒的相通、改变了人生的悲剧、圣化了你我的遭遇,让一切对基督怀有希望的人,凭着那使罪人重生、叫死者复活的福音,在这幻灭的世界、虚无的存在面前,保持胜利的平稳。正如雅格在悼文中所说:两人相逢、人海浩渺,说遇到就遇到;两人留去、阴阳两隔,说离开就离开。谁能夸口世上有不灭的因缘?谁能保证前后有长住的友谊?世事无常、未可久住,满了各人住世为人的期限,天主说提就提,看似不可动摇的背影,瞬息就割断在生死的两岸。
···及至时刻来临,老人毫无恐惧的把自己操劳终身的手垂下,没有牵挂,没有执着,像是一株被果实压弯的葡萄架,慵懒地靠在基督的怀里。来的自然、走得潇洒。
呜呼,我终究不会为义人的死感到哀苦,也不敢祈求自私的留下你们的生命,老人已打好了人生的这场美仗,我何等欣喜地看到你傲立于胜利的终点。
《悼念麻婆·玛利亚老人》
她息了自己的劳苦常有功行相随(点击阅读)站在亲友的坟墓面前,里面埋葬着鲜活的记忆或无奈的遗憾;来到基督的坟墓面前,里面剩下的是冰冷的殓布和闲置的头巾。基督已经复活了,他的空坟墓是所有真坟墓的希望、他那变化过的身体,将是众人复活的典范、他那在天上为我们安排好的地方,将是所有在羔羊血中洗净衣裳之人,最终欢聚的所在!没有基督,死亡就是团灭,有了基督,死亡才是团圆。信耶稣,怎么死都一样;不信耶稣,怎么死都一样。愿复活基督的平安常与我们同在!主后年基督复活主日--点击播放--AMENJames雅格以诚侍主凭信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