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近日,一则名为#隔夜冰西瓜一口吃下个细菌#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作为夏令水果的顶流,“吃瓜群众”因肠道感染、医院抢救的事件频繁发生。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集中期、高发期,往往这样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加速食物霉变。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食品安全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7月12日,“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系列讲座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讲座邀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上海食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副教授周一鸣,以“五谷杂粮与肠道健康”为主题为淮海辖区60余名居民群众带来专场讲课,现场还发放宣传品60余份。
讲座中,周一鸣教授围绕“肠道健康的意义”、“五谷杂粮的选择”、“食疗养生”三个方面开展讲解,讲述了五谷杂粮与肠道健康之间的关联,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授方式,帮助社区居民对五谷杂粮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快速记忆掌握其营养价值作用和禁忌事项,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用,养成“食疗养生,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夏季食物中*高发家庭食品安全六个关键环节看这里▼环节一:食材购买
预包装食材看清保质期;鱼、肉等生鲜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建议最后购买;鱼、肉等带汁食品勿与其他食品混装;购买食品后应尽快返回,减少在外停留。环节二:食品保存
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回后应立即放入冰箱;肉和鱼放入塑料袋或容器中,其肉汁勿与其他食品相触;肉、鱼、鸡蛋等食品,处理前后均应洗手;冷藏温度应在4℃以下、冷冻温度应在-4℃以下。环节三:烹调前
烹饪前应认真洗手。如何正确洗手?请看小视频↓●蔬菜等食材应用流水清洗;生肉、生鱼等食物不要直接接触水果等生食食品或烹调完的食品;切生肉、生鱼的砧板和菜刀要注意消*。
●冷冻食品的解冻,应提前12小时置于冷藏室解冻;急于解冻时,可置于微波炉用微波解冻;解冻后应立即烹饪,不要反复冷冻和解冻。
●抹布和毛巾要用开水煮沸后,干燥再使用。
环节四:烹调中
烹制食物要注意烧熟煮透,肉和鱼等都需要充分加热,食品中心温度至少要达到75℃一分钟以上。再次食用的食物一定要彻底加热。环节五:进餐时
应洗净双手;注意使用干净的餐具;做好的菜肴,不要长时间在室温下放置。环节六:剩食处理
处理剩食前要洗手;吃剩的食物要放于清洁的容器里保存;隔顿菜应放冰箱冷藏保存;觉得可疑的食品,最好丢弃。在家做饭应按需适量,避免剩饭剩菜哦~
温馨小贴士
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不要随意购买止泻药等服用,医院就诊。社区管理办
部分信息来源于“上海市消保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