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雨水节气食疗养生之道
TUhjnbcbe - 2021/8/19 21:45:00

今日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新历2/18至3/4)。

“雨水”的涵义不是指这个节气开始下雨进入了雨季,也不是指降雪的终结。雨水节气的气候本义,是指节气起源的*河流域地区,降雨的概率开始高于降雪的概率。

对于雨水节气的内涵,应该是“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换句话说,雨水节气的名称,源于冰雪消融、一部分消融的水变成了由天而降的雨,故取名为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降雨增多,水湿为患,尤其是岭南地区,湿邪对身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湿邪容易侵犯人的“脾”,进而出现舌苔白或*腻、胸闷、神疲乏力、腹胀、食少便溏等不适的症状。湿邪过重还可能会使皮肤长湿疹或出现皮肤瘙痒等情况。

中医治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邪有出路,故而利湿(清热解*、消炎祛湿)尤为重要。

雨水时节要想加强利湿,我们需要增强健脾。

因为初春时节寒邪仍有存在,故而也需要温振阳气。

针对以上养生原则,烽哥设计了一款雨水利湿汤,希望大家在雨水时节可以通过饮食改善身体湿重的问题。

雨水利湿湿

五指毛桃30克、薏苡仁15克(炒)、春砂仁5克、排骨或鸡肉适量

将食材洗净,排骨或鸡肉焯水;把所有食材放进汤煲,熬煮2小时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春砂仁味道重,切记不要多放)

五指毛桃与*芪的功效接近,被俗称为南方的*芪,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温阳健脾的功效。煲汤味道类似椰子的香气,深受大家喜爱。

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这里选用它,就是采用“邪有出路”的方法,注重的是它利湿的独特功效。生薏苡仁性偏凉,选取炒薏苡仁除湿作用更好,而且可避免生薏苡仁性寒的弊端。

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使健脾利湿中增添了一点灵动行气的功效,还可以让汤品更加清香。

温阳健脾利湿。

针对湿邪过重皮肤容易瘙痒或长湿疹(特别是岭南地区),这里烽哥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外治洗方,可以调理皮肤瘙痒或长湿疹的病症。

外治洗方

荆芥30克、紫苏30克、苍术15克、薄荷10g

用热水煎煮以上中药,再用煮出的水液进行皮肤的外洗。

改善皮肤湿疹和瘙痒的情况。

雨水节气正处于年后这段时间,很多朋友因为吃的过多过饱,都有积食、消化不良、没胃口的情况。

为了身体健康,也为了不影响节后上班,可以试试烽哥的健脾汤,调理脾胃、增强消化能力。

健脾汤

芡实、茯苓、红枣、淮山、排骨、瘦肉或者鸡肉

先把食材洗干净,肉类焯水备用。将所有食材放入炖盅隔水炖2个小时,再加适量的食盐即可食用。

适用于各种类型鼻炎调理、脾气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每周可以喝2-3次。

END

烽哥特别提醒:药膳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因个人体质不同,请酌情适量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水节气食疗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