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即是冬至节气,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是阴阳二气相互转换的重要时刻。
在古老的《易经》六十四卦中,用其中的十二卦来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名曰“十二消息卦”。冬至所处的阴历11月对应“复卦”,其后的12月对应“临卦”,正月对应“泰卦”。从卦象图中可以看出,“复卦”的六爻之中,五个阴爻在上,一个阳爻在下;之后的“临卦”中,下方的阳爻多了一个,而上方的阴爻少了一个;在“泰卦”中,阴爻与阳爻达到了平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需要“一阳来复”,这“一阳”即指冬至这一天开始悄然生发的一点阳气。老子的《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点阳气,犹如初生的幼苗,是万物生发的基础,一定要细心呵护它,但又切记勿拔苗助长,这棵小阳苗将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冬至是调理身体最重要的一个节气。古人称,冬至养一年,也就是说古人非常看重冬至15天的养生。若能做好进补的功课,将为明年一年的好体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起冬至养生,人们首先会想到“冬令进补”。那么,“补”为何意?
“补”,左边是衣服的象形简写,右边是“卜”,通“占卜”。故进补有很多玄机和智慧在其间。有人欲补要先清;有人忌讳补;有人急需补。
冬至到底该怎么补?又补些什么呢?
首先,冬令进补,补的是体内的阳气和气血。
其次,欲补要先清。有如下问题的朋友,一定先要做好“清”的功课,冬至时才适宜进补:
上火:表现为口干、口气重、牙疼、便秘等;
感冒;
舌苔厚腻。
关于如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