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做好养生,让冬天轻松度过
节/气/养/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是《*帝内经》对冬季养生的概括。立冬后,人体阳气潜藏于内以抵抗天气之寒冷,故冬季养生应顺应其规律,贵在养“藏”。
秘籍一
防寒防热,温润补肾
1.防寒防热
原因:冬季是阳气内闭潜藏的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很盛,表现出寒风凛冽,江河结冰,地被冻裂。寒为阴邪,最易伤阳,而阳气根于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这个季节,就要“养肾防寒”,立冬后要避寒就温,不要扰动潜藏于体内的阳气。
方法:注意保暖,尤其要重视足部、腹部、背部及关节的保暖。但也不能太热,要避免暖气温度过高而出汗,否则肾阴肾阳均会受损。
2.饮食以“温润”为原则
原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冬要养阴,但气候又逐渐趋于寒冷,故饮食要“温润”。
代表食物:主食类:红薯、马铃薯、山药、南瓜;坚果类:核桃、芝麻、板栗、花生;水果类:桂圆、樱桃、山楂、金桔、杏、木瓜。
传统中医:冬季也是养肾之时,可吃些黑豆、黑桑椹、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黑色食品。
秘籍二
藏形、藏气、藏意,全面养藏
立冬开始,万物休养生息,此时也正是人体储存能量的最好时机,冬季需要从形、气、意三方面全面养“藏”。
1.藏形
起居: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达到“敛阳摄精”的目的。
运动:以舒缓柔和为主,如太极拳、八卦内功、散步、登高等,以身体微热为度。
注意:不宜剧烈运动,特别是下午和晚上,尤要避免大汗淋漓,否则耗损肾阴,干扰阳气的收藏。
2.藏气
原则:“无泄皮肤”,“无扰乎阳”,才有利于阳气潜藏及阴精蓄积。
做法:不要:开泄皮肤出汗;避免:桑拿浴、过量吃火锅、捏背出汗等;忌食:辣椒、葱蒜等辛辣燥热及烧烤油炸之品,以免扰动阳气。
3.藏神
做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使志若伏若匿”,使情志安宁,神气内藏,以此收心养精。
做法:在生活中,放下过多的欲望和追求,不宜进行风险投资,不宜过度地求名求利。其实古今长寿之人,多从养心而得。
秘籍三
养生一荐
“立冬补肾粥”:
若立冬日为晴天,一般当年冬季是个“寒冬”,宜食“立冬补肾粥”:
食材做法:黑米20g,黑豆20g,黑芝麻10g,粳米50g,薏苡仁30g,核桃6枚,百合10g,莲子10g,枸杞10g,加红糖适量熬粥。
“敛阴补肾粥”:
若立冬当日为阴雨天,当年冬季则多为“暖冬”,宜“敛阴补肾粥”:
食材做法:在“立冬补肾粥”的基础上加乌梅3枚即可。
END-
文字▏叶俊玲
编辑▏叶俊玲
审核▏赖银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长按识别